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越三国做吴王 > 第八十七章:招贤纳士全文阅读

话说建业城百废待兴,靠着张昭张纮等人各种事务繁多,根本处理不来。孙权便决定聚众宣布要招贤纳士,广纳贤才。

东汉末年还处于举孝廉的晋级模式,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孝廉,即孝子廉吏。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迄于东汉,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

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被举孝廉后的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

察举孝廉,为岁举,即郡国每一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人才,并有人数的限定。

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成为入仕的正途,举孝廉亦成为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但鉴于各郡国人口多少不同而名额相同造成的不公平,故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汉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另订优宽之制。在永元十三年下诏,对于幽州、并州、凉州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

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

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孝廉考试的内容是“诸生试家法(指所学某一经学大师的经说),文吏课笺奏”。复试制度为东汉左雄所创立。

但是察举制的弊端也很多,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察举对象多为官宦子弟,出身、地位占据主导地位,呈现典型的“世袭”状态。

其实这也是这个落后的时代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现在的普通百姓还没有摆脱粮食的束缚,大多是食不果腹,吃不饱何谈读书了。而且书籍大多为竹简,因为储存不便运输不便,所以书简大多都被士家大族保有,成语学富五车说的就是书简装满五车。但是如果变成纸质书籍也就十几本而已。所以平民百姓吃不上饭,读不起书,举荐的孝廉自然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

但是现在孙权发明了更廉价的江东纸,待时机成熟,活字印刷术排版出书籍,让更多的平民百姓读上书,便可以进行科举制度了。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为了解决当下人才短缺问题,孙权决定举办文武大会。顾名思义,就是招揽各地人才聚集,比试文武,以选拔人才。这可比举孝廉快的多,而且也避免了那些靠着关系举孝廉的人。这次文武大会必须唯才是举,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士族

豪绅都有机会。

孙权这日召集众人决议文武大会的事情。

孙权把准备的事宜告诉众人后,周瑜点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长久之计,需要细心培养,这次的文武大会上,我们可以从中筛选出优秀人才,然后慢慢培养壮大。"张昭慨然道:“自从收复吴郡会稽以来,吾便有此想法,只可惜一直不得要领,今日二公子一言,如拨云见日,此事迫在眉睫,应该马上着手去办。"孙权难得听到张昭说他也有难解之事,这句话倒真有些夸奖自己的意思,心中信心又增加了不少,继续建议道"此次文武大会一定要搞得声势浩大,不能局限于江东范围,要将消息散放到中原各地,人才不仅局限于文臣武将,就是工匠、医匠等等,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可前来,量才录用。"

孙静皱眉道:“如此一来,人员混杂,难保会有对方派来的细作,这该如何是好?"孙权却笑道:“这倒无妨,昔年曹操不也颁布《招贤令》,以此网罗人才,只要有人肯来,如何使用再做商议。”孙权言道:“此事可先作防范,到时候我们将比赛的地方设置在建业城之外,并将前来的人分作三类,一类是由军中推荐和比试选拔的,一类是我江东中地方选拔上来的,第三类便是针对这外来的,这些人都分别登记,等到选拔结束后再对他们进行调查,通过之后再酌情配属或者培养。”张昭听完大笑道:“想不到公子在内政方面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

既然商议已定,接下来便是制定时间了,因为需要有四处宣传的时间,便决定在两个月以后建业城外举办第一届文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