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异世开天 > 第316章 合纵连横全文阅读

知晓了燃灯古佛的意图之后,卡门顿觉一松,刚才总感觉哪里不对,现在知道了对方的图谋,有种解脱的感觉,望着眼前喋喋不休讲述成圣好处的燃灯突然有种看小丑的感觉,本来凄苦的脸色更加晦气。

“道友欲成圣否?”卡门一句话把燃灯问住了,神色一顿,知道卡门已经看破了自己的意图,无形中刚才谈话取得的优势顿时消失了, 不过燃灯毕竟是洪荒硕果仅存的几位元老之一,自然不会被卡门轻易唬住。

“不错”燃灯古佛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道。

燃灯的痛快回答倒是让卡门一愣,随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现在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乌塔欧世界,一个是我所在的世界相信你也应该知道。”

“知道”

“对于道友在卡俄斯世界取得的地位我绝对承认,而且我也可以答应不进入卡俄斯世界,大家相安无事,同样道友也应该把你们世界过来的神坻带走。”

卡门心里思量了一番,说道:“他们不是我所能左右的,相信你也应该知道一些我们的关系,他们的势力在我之上,我充其量顶多能在他们面前保持不败罢了。”说到这里卡门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我可以帮助道友,为道友之内应,具体情况还是请道友回去和他们商量一下再作答复吧。”

燃灯上古佛知道卡门是想借助他的力量来对付这些敌对的神坻,不过他却没有让卡门无偿帮助的底牌,只能按照卡门的意愿行事,无语沉默过后,燃灯离开了,留下冷漠的卡门。

卡门自然知道燃灯回去和上古七佛进行谈判去了,上古七佛身份、实力虽然都低于燃灯,可是他们毕竟是七位大罗金仙,燃灯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借助他们的力量。

现在佛教掌权的是几位菩萨和如来佛祖,全是后来投奔而来的,佛教本土的神坻已经被架空,而观世音菩萨更是被列为如来佛祖的继承人,这一点让佛教所有老的佛祖菩萨大为不满。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

自修义:观世音,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达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境地。佛教认为,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所以生起烦恼并促成恶业,从而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而观察分析世间音声的虚妄不实,能不受所动,达到“如如不动”大解脱境。《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自述了得名的原因,他说自己正是因为达到了“观世音”的修行境界,被当时的如来所赞叹并赐名“观世音”。

度他义:观世音,指的是这位菩萨能观察世间众生的心声并救拔其苦。《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说,宝藏佛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功德,所以赐名为“观世音”。

观自在玄奘认为含“观照纵任”之意,即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为“观”,为“自在”,意为众生所见之主,所以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可见於《般若心经》。太虚大师认为: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洞彻世间“五蕴皆空”的真实相,而达到“观自在”境界,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五蕴为世界、为我,所以不能照见五蕴皆空。而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则成为无我的大慈大悲,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

观自在菩萨,即般若观慧已得自在的菩萨,不一定特指补怛落迦的观世音菩萨。菩萨依德立名,有某种特殊功德,即名为某某。如《华严经》中便出现若干同名同号的菩萨。印顺法师依此认为,谁有观自在的功德,谁就可以名为观自在。观是对於宇宙人生真理的观察,由此洞见人生的究竟。自在指摆脱了有漏有取的蕴等系缚,而得身心的自由自在。佛经上说,八地以上的菩萨, 得色自在、心自在、智自在,是菩萨的观自在者。所以凡是菩萨登地,通达真理,断我法执,度生死苦,即可名观自在。而《心经》开头的“观自在菩萨”,便是依此义而言的。

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辅弼,所以他的根本道场,是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说,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位居补处的大菩萨;《悲华经》说,观世音菩萨在阿弥陀佛入灭后继承佛位;《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世音受记经》等也说,观世音菩萨常住极乐世界,师承并辅助阿弥陀佛。《观无量寿经》说,观音菩萨宝冠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诸圣众共同迎接众生到极乐世界。

传说的道场,普陀山 本名梅岑,受《华严经》补怛洛迦的影响,改名为“普陀山”。古时我国与日本、高丽、新罗等诸国来往,多以为此岛为转站等候风信扬帆。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来华求法的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请到一尊观音像,想带回日本供养。慧锷从四明(浙江宁波境内)出海,当船经过舟山群岛时,被狂风恶浪阻住了归程,传说当时的海面伸出了许多铁莲华,船不能前航,被迫将圣像留在岛上结庐供奉。[28-29]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朝拜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终更名为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现在的普陀山与洛迦山,是属于舟山群岛的两个小岛。普陀山的面积为11.82平方公里,呈南北走向,其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最高点为佛顶山白华顶,海拔288.2米。现存有三十多座寺院散布于全岛各处,其中以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并称为三大寺,其余尚有梵音洞、紫竹林、福泉庵、梅福庵、杨枝庵、大乘庵、广福庵、圆通庵、海澄庵、祥慧庵等较为知名。

西藏普陀宫:西藏拉萨的“普陀宫”(即布达拉宫),也被视为观音化身处。布达拉之得名,同普陀山得名一样,由梵文的补怛洛迦而来。

究竟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并不说有固定道场。佛典说观世音菩萨往劫中久已成佛。虽安住常寂光土,而以大悲垂形实报土和方便土;虽常侍阿弥陀佛,而在十方界普现色身广行救度(同居三土)。观世音菩萨为令众生投诚有地而示迹普陀,并非只在普陀不在他处,而是“无刹不现身”。《普门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随一切众生根性施行解救,而不独立一门。“普门”即普遍通达,法力广大无边。若菩萨只在南海,则不称为普门。印光大师认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果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众生的心如水,如果心不志诚,便难蒙救护。

观世音菩萨能闻声救苦,到处行慈运悲,以此大悲行愿而救度众生,广做佛事。观世音菩萨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即是他成就佛道之所,所以观世音菩萨乃是大悲为道场。太虚大师说:“清净为心皆补怛(即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31]哪里有虔诚的观音信仰,哪里有菩萨的广大慈悲,哪里就是观音道场。佛法认为,以无住为本,方可建立一切法。法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以无所住而行大悲救度众生。其大智大悲,并没有住普陀和不住普陀的区别,观世音菩萨是无所住且无所不在的。

为了笼络上古七佛,燃灯绝对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上古七佛在整个佛教体系中虽然地位尊崇,可是却没有一点权力,甚至连几位后进的菩萨也比不上,此刻成圣的机缘虽然不在他们身上,可是他们一样可以分享燃灯的福利,甚至燃灯万一成功之后,他们七位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燃灯的弟子,前途无量啊。

而卡门也开始忙碌起来,不知针对安德鲁等神坻的天罗地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