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家有蛮妃是吃货 > 第204章 后遗症全文阅读

陆想了解了事情的经过之后,点了点头,又拍拍苏胖她哥的肩膀表示安慰。或许是因为同为男性,他对苏胖她哥的想法还是比较能理解的。

想了想,他对苏胖说道:“大舅子难得来一趟,你去厨房做点饭菜来,再备点好酒,我先和大舅子聊聊罢……”

苏胖连忙点了点头,乖乖地领命而去。

她本就不擅长安慰人,既然陆想愿意帮忙,别说要她做点饭菜了,就是让她架个烤全羊过来,她也会一口答应。

至于两个男人后来到底聊了些什么,苏胖不大清楚,但当她把三菜一汤在外厅里布置好了之后,再去了趟内厅,原主哥哥的神情倒是比先前好看了许多。

苏胖向陆想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而后上前几步,主动拉着她哥的手,招呼着:“说了这么久的话,你们应该也饿了,快到外边来吃饭吧。”

她哥点了点头,倒也没有拒绝。

几人在饭桌上坐定之后,苏胖又把孩子们给喊了过来。

有孩子们说说笑笑的,这饭桌上的气氛才不至于太僵硬。

苏胖给她哥倒了些清酒,见他情绪也已经稳定下来了,这才小心地问道:“哥,你还要去参军么?”

她哥点了点头,眉眼间虽然还是布满了愁云,倒不像方才那样崩溃了。

只听他哑着嗓子道:“去!婉儿啊,以后父母就要麻烦你多照看些了。是我这个当哥的没用,是哥哥对不住你,还请你原谅哥哥……”

苏胖本以为老大已经把原主哥哥给劝住了,没想到却还是没能打消他参军的念头。

虽然她能理解他为什么想要离开,可是……

“可是,我们年后……”苏胖一直顾虑着的,便是自己将来也要离开的。

可是话到了嘴边,便看见身边几个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自己,苏胖心底一窒,就又把话给噎了回去。

倒是她哥已经明白了她想说什么,只见他嘴角扯出了一个勉强的笑,摸了摸坐在他身边的翰儿的小脑袋瓜子,叹道:“我知道,陆先生都已经跟我说了,没事的,你别担心……”

这个问题已经让她纠结了好久好久了,她怎能不担心?

但这个话题现在可不适合当着孩子们的面来讨论,苏胖只得捺着性子。等吃过了饭,送走了她哥,孩子们也都散了,她这才抱起牙牙学语的浩儿,拉着陆想进了堂屋。

“老大,你们今天到底都说了些什么?”她迫不及待地问道,神情焦急。

陆想但是淡定的很,他道:“别急,我和他说了,咱们年后要进京,他也觉得让父母过来帮咱们照看孩子,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他参军差不多也是开春以后的事情,所以现在你也别说漏了嘴。”

苏胖听了陆想的话以后,沉默了一会儿,只得点了点头:“哎,人各有命,这些事情咱们也确实不好说什么。”

的确,这如果是她亲哥,她还能表示一下自己的不赞同。

且不说参军就得背井离乡,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若是运气不好的话,被分配到边疆地区去,一旦发生了战争,能不能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

虽说男儿志在四方,就该四处走走,闯荡一番,但任何人都是有私心的,想必原主父母也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去遭罪。

可是,她毕竟不是原主本人,没资格要求原主的哥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

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希望接下去的日子能顺利些罢。

她轻叹了口气,道:“那就先这样吧,等年后咱们先把爹娘接过来,等安排好了大小事情,咱们再离开吧。”

陆想点头:“那是当然。”

见苏胖还是忧心忡忡的,他忍不住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道:“你总是容易想太多,虽然我不赞同船到桥头自然直这种说法,但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的这么糟糕。”

见苏胖有些懵,他便又接着说道:“就拿你哥的事情来说,他要去参军说不定也是个福气呢,现在这世道看着太平,但实际上却处处都暗潮涌动,保不齐哪天就战事爆发,天下大乱……”

苏胖无语,忙出声抗议:“这算哪门子好事!”

陆想微微挑眉:“怎么不算好事,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虽然战争有风险,但也是一种机遇不是么,你大哥他若是有勇有谋,指不定回头成了个大将军,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了呢。”

苏胖无奈:“老大你何时变得这样贫了。”

陆想失笑,而后一本正经地摸了摸下巴,做出认真思考状:“贫么?咳……大约是在安王那小子身边呆久了,为了哄他开心没少做功课,现在倒留下后遗症了。”

苏胖被成功逗乐,也就把这个事情给丢在了一边,不再去烦恼了。

这时候的两人都没有想到,陆想的随口之谈将来倒成了真的,还真是万事皆有可能也。

不过那都是后来的事了,现在暂且不谈。

为了做好“冬眠”的准备,苏胖最近可算是忙得不可开交。毕竟对她而言,御寒过冬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便是冬天之后她就将启程离开,必须在这之前安排好一切才行。

家里虽然孩子居多,但石头和翠儿都是吃过苦,能干活的孩子。虽然苏胖没对他们有什么要求,但这俩勤快孩子,还是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

苏胖得了空也没闲着,她和虎子娘还有林宁家的商议过后,便仔细地规划出了以后的经营方针。

第一,镇里的铺子,交给林宁家的管。

里面的伙计和掌柜是陆想之前雇好的,林宁家的也不需要抛头露面,只需要每日去查账,把钱存入钱庄就可以了。

第二,村里的作坊由虎子娘负责。

不管是招工,还是收货,都是她一人负责。做出来的东西,按照比市价低一半的价格,提供给镇上的铺子,也是定期对账,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三,铺子里不可能只卖鸡枞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