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其它小说 > 太子成长记 > 第八十八章 举行国丧 新帝封官全文阅读

“皇上,臣该死,您责罚臣也请臣拜祭完先帝再责罚。”肖封却是没有被王朝的话喝退他跪朝着李天昊哀求道。

“你”王朝期气的想要再说什么却被李天昊摆手示意退下,李天昊站起来朝着王朝道“肖封是朕密诏回京的,由于朕最近忙忘了忘记向王大人说了。”。

“既然是皇上传召的,那臣自然无话可说。”王朝也不惊慌朝着李天昊抱拳道。他知道皇上是替肖封开脱,既然皇上出面了,那可比他的话分量多的多了。

李天昊而后朝着“好,肖封,你是今年的状元而且是父皇钦此的,可以算的上是父皇的门生,今日父皇国丧,朕要你想出一篇好的祭文来彰显先皇的仁德,以示你对先皇的感恩之情,你可想出?”

“臣遵旨”肖封却是面不改色的朝着李天昊抱拳道。心中却联想起了李文帝生前的光辉事迹。

“好,肖封如果你所说的祭文能感天地泣鬼神的话朕定有赏,如果却是门混过关心无所想的话重罚。”李天昊盯着肖封道,他正在试探这个肖封究竟有多大的能耐。

“是”肖封悲伤的道。而后站了起来抚平身上的褶皱。

“奏哀乐,读祭文”袁世成再次喊道,李天昊也再次跪在最前面。

“盛李李文帝岁在盛李四十五年,皇帝率文武百官祭跪于先帝灵前致哀,先帝登基布衣清白,四海归心贵在坚白,勤政治国冤怨洗白,呜呼驾崩万民孝白,天子悲痛难以言白,群臣哀悼千言苍白,千古伟绩后世鉴白。呜呼哀哉,先帝啊”肖封说完了便跪了下来,悲痛万分。在场的所有人无不将头埋得低低的。而跪在最前面的李天昊虽然腰杆还是挺得直直的后面的大臣们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是最前排的袁世成却是看的一清二楚的,李天昊紧紧的握着拳头努力使自己的眼泪不掉下来,身边李昭云却是低低的抽噎着。

李天昊闭上眼睛迫使这眼泪咽到肚子里面而后站起身转身朝着众大臣道“传朕旨意,兹追先帝为太祖文皇帝,以明年为思文元年,另廉州知府肖封祭奠有功,恩准其回京任职”

“臣谢皇上恩典”肖封跪谢道。

午时正点,李文帝的梓宫在文武百官的恭请下前往皇陵安葬,看着皇陵的大门紧紧的关闭李天昊的心也是一点点的落下,“父皇,永别了”这是李天昊的心声。国丧之后的三天内,李天昊除了坐在离宫内看着李文帝的画像就是去看望太后。

三日后李天昊正式登基与封后大典同时进行,太后郭那英,皇帝李天昊携皇后袁冰与公主李昭云共同登上了大殿的最高层。

举行大典的时候李天昊关心的看了看自己的母后,太后却是一直都含笑的看着李天昊,李天昊这才放心。

而后颁布了两个圣旨第一个是封后和封公主的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后之尊,与帝齐体,供奉天地,只承宗庙,母临天下,皇太子妃袁氏盖有内德,贤良淑德,甚得朕心,今册封皇太子妃袁氏为皇后,镇位中宫。公主李昭云封为一品昭云长公主封地廉州。”

第二个圣旨是李硕和李珍两个亲王的安排。给了李硕和李珍两个较为富裕的州府,李硕因为在京城有产业,况且李天昊也不舍得他离开去封地便让李硕管着宗人府,出任宗人令,原宗人令还是李高祖时的王爷,已经年过花甲,自动请辞了,所以这个职位就空了下来。至于李珍李天昊想把他安排在督察院的,可是李珍却是想要去齐州替李天昊守着边关,李天昊执拗不过便将齐州当作了李珍的封地兼任齐州总督。原齐州总督胡兴之回京任职。至此除了李硕一个在京的王爷之外其余的亲王全部前往封地。

而后李天昊又对几个重臣大加封赏,大学士袁世成即日起封为太师,赐双眼花翎。兵部尚书吴世勇封为太傅,赐双眼花翎,九门提督严杰封为太保,皆入内阁。原廉州知府肖封治下有方短短时效内效益颇深,封为内阁侍读学士。廉州知府由吏部选派官员前往。太后看着坐在皇位上的儿子欣慰的点了点头。

李天昊的国号为李武是他继为李氏王朝的第一个以武命名的国号,因为他的野心就是一统天下。

是年十一月皇后袁冰在荣华殿内产下双子,一男一女。朝野为之震颤,这是继李文帝后的第一个大喜事,一扫先前的阴霾,李天昊甚是高兴,给皇长子取名为李孝,黄长女取名为李明月 。还赏赐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却没有疏忽了皇后袁冰每天亲喂汤药,不管多忙都要陪她说说话。而后十一月下旬边关传来喜讯,大将军陈袁兴带领虎军奉勇前进一举攻占了端云国的所有城池,端云国的国君端云靖自缢在宫中,罪魁祸首大学士也被乱箭射杀,攻打端云国战役大获全胜,如不出意料大军能赶在过年之前回京。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京师都笼罩在欢声笑语中,虽然这是在李天昊的意料之中但是还是高兴了一阵子。眼看这一年又要过去了,马上就要过年了,正在上书房看着折子的李天昊看着身旁侍候的刘德仁,便想着父皇先前跟他说的话,停下了手中的毛笔看着已经是花白头发的刘德仁,他知道父皇走了对他也是一次大的打击。

”刘公公,父皇在世的时候曾跟朕说过,准你出宫养老。“李天昊亲自唤过刘德仁坐下聊着。

”皇上,您和先皇的好意奴才心领了,可是奴才在这个宫里呆了大半辈子了,说句大不敬的话,奴才舍不得这儿啊,奴才都把这宫里当成了自个的家了。奴才是老了,可是心没老 啊,奴才现在还可以帮皇上看着点啊,要是皇上嫌奴才老了可以将奴才派出去奴才都没有怨言可是皇上千万不能赶奴才走啊。“刘德仁急忙道。

”刘公公,朕没有赶你走的意思,你是父皇身边的老人了您掌着内廷几十年了朕还是离不开你的,但是你现在都这么大岁数了朕怕你的身体吃不消。这样吧,你到母后的宫中吧,母后还是用老人用的顺手。有你侍候着母后朕也放心。“李天昊道。

”谢皇上,奴才谢谢皇上了。“刘德仁激动的朝着李天昊跪了下来。

"快起来吧”李天昊扶着颤颤巍巍的刘德仁坐回了位子上,而后李天昊又道“至于总管一职,既然刘公公身子骨还算硬朗朕就还让刘公公担着,等到你什么时候干不动了朕再让别人去做,正好皇后刚身完皇子体弱母后也还管着后宫,你也可以帮衬着点。”李天昊和颜悦色道。

“是,奴才一定竭尽全力侍候太后。”刘德仁感激的道。

“嗯,至于这副总管一职,刘公公觉得何人能胜任?”

“皇上,奴才觉得殿前太监小卓子能过胜任,先帝早前也跟奴才提起,小卓子胆识过人,而且有股子机灵劲,而且识文断字。不像是太监倒像是读书人。”刘德仁想了想道。

“读书人?”李天昊疑惑道。

“是的,奴才也为此查过他的底细,他家里面只有娘在世爹因病去世了,他是读书人本来想考取功名的却是没钱读书,迫不得已跟着同村的人来到宫里当了太监。”刘德仁道。

“嗯,既然这个小卓子能识字就不能埋没了他,就按刘公公所说晋升他为副总管太监。至于小全子跟在朕身边,朕用着也顺手就晋升他为从一品的御前总管吧。”李天昊用商量的口吻看着刘德仁。

“是,奴才认为可行。”刘德仁恭敬的道。

第二日早朝过后,李天昊在上书房召见了吏部尚书王朝。他见他的原因是为了郑海。

“臣参见皇上”王朝恭敬的朝着李天昊行了大礼道。

”王大人不必多礼来人赐坐。“李天昊道。

”谢皇上,不知皇上召臣来有何事?“王朝开门见山的道。

”哦,没什么事情,朕见着快要过年了这吏部主事郑海也在你们那儿呆了好几个月了吧,他毕竟是朕的伴读朕就问问。“李天昊道。

”回皇上的话,郑海郑主事虽然适应能力有待提高,做人处事有待提高,但是综合方面还是蛮好的。皇上是可以重用的。“王朝难得的夸了郑海,据李天昊所知王朝都是喜欢教育别人,很少去夸赞别人,特备是王朝当了这个吏部尚书更是变本加厉的,外放的官员一律都要接受王朝的熏陶,才能出去。

”哦,能经过王大人的夸奖就证明这个郑海还是可堪大用的。“李天昊就准备提拔郑海了,却不料王朝噗通一声朝着李天昊道”皇上,臣年事已高肯定皇上准许臣告老还乡,安享晚年。“

”王大人这是为何啊?快起来。“李天昊纳闷了,王朝刚才跪下去的声音不小着实吓了李天昊一跳不为别的他就怕王朝这个老胳膊老腿受不了。

“臣老了,江山代有才人出,臣已经变着方的将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郑海,郑海从小就跟着皇上应该是皇上可信之人将礼部交给郑海打理再好不过了”王朝道。李天昊知道了,王朝这是将郑海当成尚书的接班人了。他怕李天昊什么时候将他调走了。现在还不如现在干脆直接将尚书的位置就让给他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