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望春风 > 44、大闹全文阅读

四十四

幼桐当然不知道崔二爷和二夫人的心思, 这会儿她正埋头跟面前一大堆布料和丝线作斗争。

眼看着婚事都定了, 可她却连嫁衣喜帕都还没开始准备,就算那些大件的如衣服被子什么的有二夫人预备,可贴身用的香囊鞋袜之类总要她自个儿缝制, 于是自回府起,幼桐便跟着红芸做女工, 真真地忙得不可开交。

文清进府时,幼桐和文颜并没有去迎接, 二夫人也没说什么。文清再怎么得三老爷的宠, 也不过是个庶出,实在没必要搞得那般郑重。

一同来京城的,除了文清外, 还有三房另外两位庶出的小姐, 文敏和文萱,但都年幼, 大的也才八岁, 小的文萱才六岁不到。二夫人一骨碌将她们全都安排在崔府西苑的一个小别院里,离绛雪斋远远的。

因那处院子极偏,平日里都荒着,一直等到三房来人才急急忙忙收拾出来,不管是屋里的陈设还是院子里的布置和景致都比绛雪斋差了许多。文清一进门, 马上就发作起来,在院子里吵吵嚷嚷地闹了一场,非要去寻二夫人说理。

蒋姨娘好歹才将她拉住, 劝道:“这里不比陇西,府里的事都是二夫人一个人说了算。你爹刚进京,谋缺的事还得靠你二伯父周旋,而今可不是任性妄为的时候。莫说二夫人不过是让你住得偏了些,便是她给我们脸色看,我们这会儿也得忍气吞声。”

文清虽暂时被她劝住,可心里头还是忿忿不平,只想着等三老爷回来去告一状。

三老爷为了谋缺的事跟着二爷在京里四处游走,他在沧州时原本是个从六品的游击,若是继续外放,便是正六品职位也不难,只是京官不易做,能谋个从六品的职位已是不易。好在崔家交友广泛,加上这半年来崔二爷与吏部尚书颇有些交情,送了三千两银子,居然给三爷谋了个正六品的前锋校的肥缺,直把三老爷乐得合不拢嘴,对二爷也甚是感激。

宫里的旨意虽未下来,但吏部那边已经给出了准信,崔家上下也都放下心来。二老爷这才特特地将三爷请进书房,好生叮嘱了一番,内容不外乎京中为官的种种,尤其提醒他要管好内宅,切勿多生事端,以免御史参他帷薄不修之罪。

二爷虽未明说,三爷心中却如明镜,这不是分明提点他不可过宠蒋氏,引得内宅不稳么。面上不由得有些尴尬,又想到兄长在京中谨小慎微地行事作风,一时颇觉羞愧,连连自责道:“是我行事太孟浪,日后还请二哥多担待。”

待从二爷书房里出来,三爷才刚回屋,就见文清哭哭啼啼冲了出来,一边抹眼泪,一边哭诉二夫人待她如何不公。

三夫人端端正正地坐在屋里,气定神闲地喝着茶,面上一片嘲讽之色,却根本不出声干涉。蒋姨娘则冲出来作势来拉文清,脸上却是一副凄凄惨惨仿佛被人欺负过的委屈表情,偶尔看三爷一眼,眼睛里还带着盈盈泪光。

三爷脑子里顿时闪过二爷方才教训过他的话,再看文清哭得眼睛发红的模样,心里头却陡然生出一丝不耐烦,平日里的慈爱也都通通消失不见,冷冷道:“这院子里原本就挤,你不愿住西苑,难不成还能让文凤文颜跟你换地方不成?这么大的人了,一点也不懂事,也不知你母亲到底怎么教的。”

说罢,又和颜悦色地朝三夫人道:“明儿托二嫂去请个教养嬷嬷回来,这八丫头平日里骄纵得太过了,一点规矩都不懂,若不好生□□,日后嫁了出去,指不定要丢我们崔家的脸面。”

众人没想到他会这般反应,不仅是文清吓得连哭也不会哭,蒋姨娘傻傻地看着他,就连三夫人也愣在原地,呆呆地看了他半晌,这才忽然反应过来,赶紧起身道:“是妾身管教不力,明儿就去跟二嫂说。”

说罢,又迎上前来,笑着朝三爷道:“爷在外头走了一天,可是乏了。”赶紧又吩咐下人去奉茶。

蒋姨娘这会儿也差不多惊醒了,赶紧拉了文清一把,一骨碌跪在了地上,放低了姿态道:“是妾身没有把文清管教好,请老爷夫人责罚。”说罢,又双眼含泪地朝他拜下。

三夫人见她这般惺惺作态,心中冷笑不已,面上也难免带上两份。

三爷原本见蒋姨娘这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有些心软,但抬头见三夫人这态度,心里头又有些打鼓,想了想,还是板着脸回道:“你回自己院子里去,没事别四处乱转。还有——”他有些忐忑地看了三夫人一眼,又低声吩咐道:“从明儿起,每日晨昏定省,不可一日耽误。”

他一言既出,屋里众人又齐齐色变,蒋姨娘自是被他一句话吓得面不见人色,三夫人则是又惊又喜,眼睛顿时有些发酸。

当初她刚嫁入崔府,三爷就急匆匆地要娶蒋氏为平妻,还是崔老夫人气极,险些将蒋氏赶了出门,三爷这才委委屈屈地纳了蒋氏作妾。名义上说是妾,一切待遇却与夫人无异,蒋姨娘仗着三爷的宠爱,平日里连三夫人都不大放在眼里,更不用说什么晨昏定省了。而今三老爷这一句话,却是分明将她着着实实地打回了原形。

“老…老爷……”蒋姨娘哆哆嗦嗦地连话都快要说不出来,眼泪唰地淌了下来,沿着面颊一骨碌淌到腮边,眼睛红红的,眸中水光盈盈,哭得那个叫梨花带雨。

三老爷心里头只想着二爷的话,却是不肯看她,狠狠心别过头去,朝她挥了挥手,道:“哭哭啼啼成什么体统,还不快会自己屋里去。”

蒋姨娘哪里还走得动,整个人软软地瘫在原地,悲声凄凄。

三夫人朝丫鬟使了个眼色,丫鬟们立刻会意,齐齐上前合力将蒋姨娘叉了出去。文清早已吓傻了,失魂落魄地朝三爷看了几眼,最后被丫鬟们一起簇拥着推了出去。

到了第二日大早,三老爷看着一身素衣,脂粉未施、容颜憔悴的蒋姨娘低着脑袋低三下气地给三夫人请安时,他又开始有些心疼,只是碍着三夫人就在一旁不好做什么。一回头,又让随从送了些衣料首饰去哄她。但无论如何,却是没有开口免了她每日的请安。

他暗地里这些事儿自然瞒不过三夫人,但三夫人聪明地没有说什么。她心里头清楚得很,那蒋姨娘得宠了这么多年,自然有自己的本事,而今三爷好不容易才想起要压制她,自然得一步一步来。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正是这个理儿。

幼桐这边,二夫人见她整日乖乖巧巧地窝在房里做女工甚是满意,想着文颜明年年初也要出嫁,便逼着她也跟着在一旁准备。文颜无奈,只得也跟着窝在绛雪斋发呆。

文清在西苑里哭了两日,最后还是被蒋姨娘给逼了出来,非让她寻幼桐二人联络感情。文清这几日原本就六神无主,这会儿被蒋姨娘一说,心里头更没了头绪,也顾不上之前跟文颜她们不和了,厚着脸皮带了一大群丫鬟来绛雪斋“唠嗑”。

幼桐和文颜都歪在楼下小厅的榻上,说说笑笑地好不自在,忽听红芸通报说八小姐来了,二人顿时一愣,尔后皱起眉头,你看我,我看你,屋里一下就安静下来。

文清这都到了门口,自然没有拦着不让她进门的道理,幼桐只得让红芸请她进屋,自己则深深地吐了口气,整了整衣衫,端端正正地坐好。

屋里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幼桐和文颜偶尔亲亲热热地说两句话,虽然也不是不搭理文清,但对着她却是客客气气的,面上毫不掩饰地带着些疏离。

文清原本就是个敏感的,哪里看不出来,心里头只恨不得起身就走,只是念想着方才出门前蒋姨娘苦口婆心的叮嘱,这才硬生生地压制住了,看了眼桌上零零碎碎的布料,挤出一丝笑容来,随口道:“十妹妹不是明年才嫁人么,怎么现在就开始备嫁妆了,还真是心急。”

幼桐和徐渭的婚事虽说闹得满京城沸沸扬扬,但陇西那边却是一直瞒着,直到前些日子小定了,二夫人才派人送信回去。三房这边因尚在途中,故并不知晓。进京后,因文清整日在西苑不出门,也不曾听人说起过幼桐的婚事,这才有此一问。

文颜脸上顿时有些不好看,没好气道:“谁心急了,谁说这是我的嫁妆了。你当谁都跟你似——”她话未说完,已被幼桐的眼色止住,闷闷不乐地将后面的话吞回了肚子,不情愿地小声道:“她就是会埋汰人,讨厌。”

说罢,文颜忽又想到了什么,大眼睛一眨,面上顿时显出得意又狡黠的笑容,“八姐姐你刚来京城,还不晓得九姐姐的婚事吧?”

文清不解地朝幼桐瞥了一眼,目中难掩不屑,嘴角不由自主地带了些讥讽的笑意,小声道:“是沈家那桩婚事吧?退了就退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她嘴里这么说,语气中却难掩幸灾乐祸,“不是说那沈家三公子在外头养了外室么,哎,我就说么,若真是个人品上佳的,也不会落到九妹妹头上。哎哟哟——你看我这张嘴,就是嘴快!”说罢,又假惺惺地拍了拍自己的脸,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盯着幼桐看,眸中一片嘲讽。

幼桐只笑不语。文颜却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腰身都直不起来。一旁伺候的慧巧和红芸则不悦地看着文清,不住地摇头。

文颜笑罢了,终于缓过来,一面捂着胸口一面道:“我的八姐姐,好歹您也进京了,怎么消息这般不灵通。那沈家三公子都是多久以前的事儿了,这还有人提呢。京城上下,谁不晓得我们九姐姐许给了左监门卫大将军徐渭,连小定都下了,再过两个月都要过门。九姐姐而今可是徐家未过门的儿媳妇,我娘都对她客客气气的,你说话可当心些。”

文清顿时面无人色,刷地站起身,浑身发抖地指着文颜,尔后又指向幼桐,嘴唇上下哆嗦,却是发不出声。

幼桐不理她,低头继续摆弄手里的针线。文颜却是跟着站起来,朝她高高地扬起头,下巴挑得高高的,一副你能奈我何的神情。

文清却不看她,一脸怨毒地瞪着幼桐,咬牙切齿地问道:“这…可是真的?”

幼桐微微皱眉,低声朝她身后伺候的丫鬟道:“八姐姐怕是身体有些不适,你们还不快扶她回去休息。”她声音虽低,可语气中却分明带着些不容置否的意思。那些丫鬟听得身上一凛,不由自主地上前来,欲扶文清出门。

文清迷迷糊糊被她们拉着走了两步,这才陡然醒过来,大怒地甩开她们的手,猛地冲上前来,一把就将幼桐面前的桌子给掀了,满桌的针线衣料洒了一地……

“你待怎地?”不等幼桐发作,文颜先跳了出来,还未开骂,那边文清却猛地扑过来,二人顿时抱作一团。你掐我头发,我拽你的胳膊,厮打成一团。众丫鬟大惊,慌忙上前来拉,却哪里拉得开。

幼桐也是目瞪口呆,愣了半晌,这才想到上前拉架。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把她们拉开,但两人都已挂了彩,文颜伤在手腕处,破了一大块皮,文清则被抓破了脖子,隐隐透出一长条血痕。幼桐赶紧吩咐慧巧去取药膏,扔了一瓶给文清的丫鬟,自己则小心翼翼地帮文颜涂抹。

那文清却还不甘心,好几次想冲破丫鬟们的阻拦来抓幼桐,都被人拦了住,气得直跺脚,嘴里也不干不净地冲着幼桐直骂,什么“小贱人,小娼妇”不绝于耳。

幼桐这会儿懒得理她,先将文颜胳膊上的伤口处置好了,这才回头板着脸道:“去把二夫人、三夫人请过来,我倒是要问一问,我怎么就成了小贱人小娼妇了。”

文清的丫鬟们还欲上前说情,但见幼桐面上一片森冷,就再也鼓不起勇气出声了。

过了好一会儿,二夫人和三夫人这才急匆匆地赶过来,蒋姨娘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消息,也一脸不安地跟在她们后头。

一进大门,三人齐齐地抽了口冷气,二夫人面上一板,先行发难,指着地上一片狼藉责问道:“这是谁做的?”

众丫鬟不敢回话,文颜欲开口告状,被幼桐拉住。她淡淡地看了文清一眼,指着文清身后那丫鬟道:“你来说,省得别人说我们血口喷人。”说罢,又若有所指地看了一眼蒋姨娘。三夫人心知她的意思,赶紧出声道:“九姑娘放心,三婶定会给你主持公道。”

那被幼桐叫出来的丫鬟被众主子冷冷地盯着,吓得瑟瑟发抖,但还是强撑着没晕过去。因一旁还有幼桐和文颜的丫鬟,她也不敢瞎编或是把责任推到幼桐身上,只原原本本地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待两位夫人听到文清得知幼桐与徐渭定亲后就开始发难时,二人面色顿时变得铁青,蒋姨娘则是一副又气又急的神情,左右看了一阵,悄悄地退到众人后面,吩咐贴身丫鬟胭脂赶紧去请三爷过来。

胭脂不敢耽误,赶紧出门去寻崔三爷。

这边那丫鬟已经开始说到二人打架的事了,最后,却不敢提起文清骂幼桐的那些字眼,只模模糊糊地说八小姐辱骂九小姐。幼桐这会儿却是不干了,起身冷冷道:“你怎么不把八姐姐骂的话重复一遍?我却不晓得,我们崔家还有这样的家教。”

两位夫人见幼桐说得郑重,便猜到定是文清嘴里不干净,说了不中听的话。待听那丫鬟怯怯地学了两句,顿时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文清怒道:“好…好…真是好家教,真是比市井泼妇还要无耻,我们崔家,养不出这样的小姐来。”

说罢,二夫人也不管了,朝三夫人道:“文清到底是侄女儿,没有正经娘亲在,由我这婶子发落的道理。三弟妹你看,这——”

三夫人素来不喜文清,上回因文清害得儿子受伤之事就恨得她牙痒痒,费尽了气力才将她送去庙里关了近一年,却也没能让三夫人消气。而今好不容易又拿捏到了她的错处,三夫人自然巴不得,赶紧应道:“你放心,我定会给文凤和文颜一个交待。”

蒋姨娘听她二人说得严肃,心中更是七上八下,只恨不得立刻抽身去求三爷来帮忙。

文清却是一副好不知错的神情,似乎完全没有听到二夫人和三夫人的对话,只瞪大眼睛狠狠地盯着幼桐,眼睛里恨不得射出刀子来将幼桐活剐了。幼桐却不看她,只柔声跟文颜说话,又小心翼翼地去看她胳膊上的伤,一副姐妹情深的模样。

三夫人不好在绛雪斋大动干戈,吩咐下人将文清叉走,又让丫鬟去三爷那里打了身招呼,尔后跟二夫人道了别,又和颜悦色地和幼桐、文颜说了几句话,叮嘱文颜好生养伤,罢了,这才沉着脸出了门。

她一走,蒋姨娘也只得跟在后头,临走前可怜巴巴地要跪下来朝二夫人磕头求二夫人为文清说句话。二夫人却让人将她拦住,客客气气地说道:“蒋姨娘说的是什么话,那八小姐是三夫人的女儿,自然有她管教,我们也插不上手。”说罢,又端起茶杯送客了。

待众人陆陆续续地走远,二夫人这才又气又恨地朝文颜瞪了一眼,想骂她几句,又见她胳膊上狰狞的伤口,一时又骂不出声来。

文颜最会哄人,红着眼睛巴巴地上前拉了拉二夫人的衣角,求饶道:“娘,女儿再也不敢了,以后八姐姐再来,我躲着她就是。”

二夫人怒道:“躲什么躲,她算个什么东西,一个妾生子,难不成还让我们让着她不成。这回三夫人下得了狠手也就罢了,若是不如我的意,我定要去寻三叔好好地说道说道。”

三房那边嫡庶不分,弄得妻不像妻,妾不成妾,她原本就十分不满,更加上上回文清欲暗算幼桐和文颜而不得,二夫人便对文清起了恨心,今儿更是不得了,一个妾生子居然胆敢出手打她的女儿,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二夫人拉着文颜去了楼上,慧巧和丫鬟们赶紧收拾屋里的狼藉。幼桐则端坐窗边发呆,她却是早已料到文清会来寻她的麻烦,原本还想着要如何应付,却不料今儿被文颜给撞上了。虽说文清得了报应,可想到文颜胳膊上的伤,她又隐隐有些愧疚。

晚上徐渭又来了,幼桐不免将白天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他听,罢了,又笑道:“你到底给文清吃了什么药,把她迷得神魂颠倒的,一点女儿家的矜持都不顾了。”

徐渭连呼“冤枉”,急道:“我拢共才见了她几回面,每次都是跟维远一道儿,都是客客气气的,连一句多话都没说过。”他见多了旁人家里头女人见吃醋拈酸的场景,生怕幼桐因此生气,故面上一副紧张神情。

幼桐笑道:“我不过开个玩笑,你着急什么?”心里头却是欢喜得紧,笑了笑,又想到一事,面上顿时一板,叮嘱道:“不止是以前不准说,以后也不许说。若是你往后学着那些不三不四的男人,一个劲儿地往家里头领女人,我就——”她说到此处却不再继续,低低地叹了口气,低下头去,神情一时黯然。

徐渭也晓得她心中的顾虑,赶紧上前抱了抱她的肩,柔声道:“我也不晓得要如何说才能让你信我。我只想告诉你一句,幼桐,这辈子我只想和你白头到老。”他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可每一句都发自肺腑。

白头到老,虽然只有四个字,可却沉甸甸地直暖人心。幼桐抬头看着他,眼中有淡淡泪光,还有隐约的感动。眨了眨眼,将已到了眼眶的泪水逼了回去,幼桐低着头才徐渭胸口蹭了蹭,笑着说道:“你就会哄人。”声音软绵绵的,却带了些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