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皇朝烽烟录 > 楔子全文阅读

南北朝末期郭威在洛都称帝,建国号大齐,庙号太祖,开创大齐王朝;太祖郭威一统天下后将天下划分为:十三道、两府;分别是:

京畿道:位于汉水以北、王屋山以南、函谷关以东、汴州(开封)以西。

关中道:位于秦岭以北、阴山以南、陇坻山(六盘山)以西、函谷关以西。

河南道:位于淮河以北、黄河以南、西起汴州(包括汴州)东到大海。

河东道:位于王屋山以北、纥真山(采凉山)以南、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

河北道:位于黄河以北、燕山以南、西起太行、东到大海。

淮南道: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西起涢水、东到大海。

江南道:位于恶溪以北、长江以南、西起赣江;东到大海。

荆襄道:位于南岭以北、汉水以南、巫峡以东、赣江以西。

黔中道:位于榕江以北、长江以南、涪陵以东、巫峡以西。

川蜀道:位于川南以北、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涪陵以西。

陇西道:位于陇坻以西、沙洲以东,覆盖整个河西走廊。

岭南道:位于南岭以南(大致相当于今广西、广东)。

滇南道: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云南省。

安西大都护府:掌管昆仑山以北、天山以南的广袤疆域,都护府治所位于龟兹镇。

安东大都护府:掌管辽河以东、以北的广袤疆域,都护府治所在辽东城。

为保证大齐王朝能够传至千秋万代,齐太祖分封诸子为王,镇守各地;让诸位藩王成为朝廷的屏障,一旦朝中有人作乱各地藩王皆可领兵平叛。

齐太宗、齐仁宗时期,大齐王朝的国力处于一个上升期,为了应对北方北狄的入侵,齐军曾经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最终将北狄分裂成为而来西狄和东狄两部。

齐武帝郭勇在位期间,武帝号召诸王大举北伐南征,先后征服了东狄、西狄、西戎、南蛮等周边的少数民族,将这些少数民族纳入朝廷的管辖,设立羁縻州,同时又分别在西北部、北部和南部设立了三府,管辖这些羁縻州;三府分别是:

北廷大都护府:掌管天山以北的广袤疆域,都护府治所位于天山北麓廷州。

安北大都护府:掌管阴山以北的广袤疆域,都护府治所位于瀚海都督府。

安南大都府:掌管西道江(红河)以南的广袤疆域,都护府治所在交州。

至此大齐王朝的疆域达到了鼎盛时期。

齐文宗、齐惠宗、齐景宗时期,大齐王朝又迎来了文景盛世,天下百姓富足,工商业发达,边疆无战事,一片祥和的盛世景象;大齐的军队也由此懈怠,齐军军力开始迅速下降。

齐景宗后期,景宗在各地开始大规模修筑宫殿,并开挖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供其南下巡游,使得大齐积攒了数十年的国库迅速耗尽;而那几年天气又逐渐变冷,北方草原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白灾,为了生存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抢掠,北疆战事再次燃起,最终安北大都府失去了北方草原的控制权,北狄再次统一。

由于齐军战力孱弱北狄大军长驱直入,肆虐于河北道、河东道、关内道北部及陇右道,齐景宗下旨北方各地藩王率军抵抗北狄南下,双方这一打就是十几年,将整个北方大地打的满目疮痍。

到齐焕宗时期,藩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尤其是被封到河北道北部幽州的燕王;焕宗在大臣的建议下决定削藩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从而引发了诸王叛乱,诸王以燕王为首公开反叛朝廷,燕王率领大军杀到洛都城下,齐焕宗兵败被杀;在晋王、楚王、吴王、蜀王、鲁王等诸侯王的拥护下,燕王郭嘉登基为帝;史称高宗。

由于高宗的皇位来的并不正,加上诸王叛乱时期,各诸侯王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地盘,使得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到了朝廷难以控制的地步,朝廷能够直接控制的地盘是越来越小。

到了齐简宗、齐孝宗、齐光宗时期,朝廷已经彻底失去了对诸侯王的控制权,为了掌控天下皇帝只能对诸侯王采取制衡的策略,大齐王朝已然成为了一盘散沙;而周边的少数民族则开始劫掠边疆,开始一步步的壮大自己。

现如今的大齐王朝就像是一个重病缠身的病人,帝国内部皇室政权多立,各地藩王割据一方各自为政,北有北狄虎视眈眈,西有西戎蠢蠢欲动,南有南蛮频繁骚扰;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朝廷不得不向民间征集重税,使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到现在的皇帝郭淳即位的时候,天下几乎已经完全崩溃;那时的朝廷能够掌控的地盘只剩下了京畿道、淮南道和关中道的南部、河南道西部;河东道在晋王手中、河北道在赵王(光宗的爱子,皇帝的兄弟)治下、河南道东部是鲁王的封地、江南道在吴王麾下、荆襄道是楚王的地盘、川蜀道和黔中道则在蜀王的治下。

而曾经北廷大都护府、安西大都府治下西域诸国则归附于北狄,关中道的北部(横断山脉以北)则成了北狄的牧场。

陇右道则被西戎所占据。

安东大都护府也已经被辽东诸部所瓜分。

安南大都护、岭南道、滇南道则成了南蛮的地盘。

郭淳即位后,一面安抚西戎和北狄,一面整军备战,郭淳将目标对准了各地的诸侯王,因为郭淳明白要想收复故土,必须先解决了各地的诸侯王,只有这样才能整合中原的力量对抗北方势力庞大的北狄。

郭淳先联合赵王,先后灭了晋王和鲁王这两个诸侯国,将河东道和河南道东部重新收归朝廷治下,而后又集结大军攻打吴王,虽然没有将吴国彻底荡平,但是也将吴王给打怕了,迫使吴王向朝廷输送贡赋;在吴王归降朝廷后,楚王和蜀王也自然听从朝廷号令。

大齐王朝好像又再次焕发生机,然则这只是表面上的平静,在这平静的下面依旧是暗流涌动;首先历次大战朝廷耗费了大量的钱粮,这些钱粮都是从百姓手里征集来的,而这几年经常发生大规模旱灾,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各地都发生了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其次历次征剿诸王,赵王出力最多,使得原本根基最浅,势力稍弱的赵王反而实力膨胀;而吴王、楚王、蜀王等人虽然归顺朝廷,但是封地并没有减少,只是暂时归顺而已;这一切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