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越四四的小老婆 > 76、风波起全文阅读

太子被废一事, 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了,就等着康熙回京之后, 祭祀宗庙,昭告天下了。皇帝乃金口玉言, 一言九鼎,既然已经在群臣面前做出了决定,那么即使想要反悔,也是不能了。

或者是因为在胤i身上倾注了太多的心力跟心血,今日这些心血一朝尽丧,康熙受到了太大的打击,原本还十分健康的身体, 突然之间就病倒了。康熙爷病了, 这次的外巡也肯定无法继续下去了。况且那些人还等着康熙爷早日回京,将废太子这件事情彻底落实,这样才能真正的安心的。

对于群臣建议回京的提议,康熙也没心思反对, 于是康熙的形成就定了下来, 浩浩荡荡的回京城了。而胤i自然也是被囚禁着,一路也被带了回去。

似乎是不相信康熙爷会如此对待他,胤i也是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每日里不是吵闹着要面见康熙,就是自顾自的面壁发呆。原先聚集在他身边的那些趋炎附势之徒早就一哄而散了,以至于可怜的胤i连个看望他的人都没有。

太子被废的消息十分的快速的就被传回了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各个方面都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八阿哥等这些个主谋们自然是弹冠相庆的,其他在旁虎视眈眈的人也觉的机会逐渐来临了。

此次胤g却是被留在了京城里的,没有跟随康熙一起。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是十分阴沉的,将自己关在了书房中,静静的呆了一个晚上。

话说以前的胤g,虽然对于皇位也有那么一丝的念想,但是却不像大皇子跟八皇子那样属于志在必得的。胤g之所以一直坚定的支持着胤i,是做了两手的打算。因为胤g知道自己的皇阿玛对于胤i是有多么的宠爱,若是没有大的变故,胤i的位置应该是十分的稳固的。

以前的胤g,知道自己与胤i争夺的胜利的几率小的可怜,所以才一直站在胤i的背后,若是胤i真的能保住自己的地位,成功的登上那至尊之位,那胤g也可以作为一个功臣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若是胤i不争气,那么胤g也可以见机行事,有胤i在前面吸引注意力,胤g也可以暗自发展。

现在机会就来临了,通过粘杆处汇合而来的情报,胤g知道老大跟老八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而胤g一直在思考,是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参与到那空出来的位置的争夺之中,还是先按兵不动再看看情况再说。

以胤g这些年对于自己皇阿玛的分析,胤g可以肯定,康熙爷虽然对于胤i这次的表现十分的失望,但是肯定还没有绝望。而且以胤g的腹黑程度,结合着目前了解到的零散的情报,就可以看出这件事情充满了阴谋的意味。胤g可以肯定,胤i这次是被人陷害的。自己的皇阿玛肯定是因为太过失望、太过悲痛,所以才忽略了一些事情的细节。

以皇阿玛的精明,若是日后反应过来,加以彻查的话,肯定会发现其中的蹊跷之处。到时候若真的被皇阿玛查出了什么真相出来,到时候若是对于胤i还没有死心的话,那么想要重新将胤i付出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样一想,胤g就觉的目前就参与进去的话,实在是太过草率了。这太子的位置该谁去做,其他人表现的再多,说到底也都是皇阿玛一句话的事情。目前还不清楚皇阿玛的打算,胤g决定还是不能草率行事。就先让老大跟老八等人跳出来,试探一下皇阿玛的意思再做决定。

当文娴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文娴可是十分的兴奋。虽然前段时间就隐隐的感觉到了好戏快要开罗了,却是没想到以这样的方式开场。对于胤i的事情,旁人也许还会怀疑,不过文娴却是知道,胤i肯定是被陷害的。有着脑子里对于历史的记忆,在结合自己收集到的情报,一个错综复杂的势力组成渐渐的展现在了文娴的面前。

对于这个推论,文娴心里十分的吃惊。因为文娴在这件事情之上看到了藏在八阿哥背后的那股庞大的势力,这让文娴十分的吃惊。原本因为知道最后的结果,对于八阿哥的势力还有些看不起的文娴,如今是彻底震惊了。

如今的文娴可不是以前那只小菜鸟了,佟国维这个人文娴还是知道的。后世称佟国维为“佟半朝”,没有直观的认识,还感受不到这佟国维强大的能量。亲身参与到这个朝代的时候,文娴才知道这“佟半朝”的称呼到底是如何而来。文娴实在是有些想不通,八阿哥背后既然有着佟国维的支持,为何还会在这次夺嫡之中失败了呢。真是难以想象,可以打败如此强大的八阿哥的胤g,又得是多么的强大呢?

看来自己这俩年过的实在是安逸过头了,竟然忘记了胤g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要想在这水深火热的权力泥潭中取得利益,不打着一百二十分的小心看来是不行的。文娴醒悟了过来,又将自己已经有些散漫掉的警惕心拾了起来。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形成,康熙爷终于回到了京城。康熙爷的精神也好了许多,之所以病倒是因为经受受到了太大打击的缘故。只不过康熙爷可不是一般人,比这更大的打击康熙爷都挺了过来,所以经过这一路上的调养,康熙的身体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只不过精神还略显萎靡。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几十年的心血被废,这打击即使强如康熙,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缓过来的。

都说知子莫若父,康熙如今已经冷静了下来,越来越觉得以胤i的性格,还不至于行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这中间肯定是有什么隐情,只有彻底查看一番,才能知道事情真相了。回想当时的情形,因为受到了打击,康熙的精神有些恍惚,所以当时还没有察觉到。现在想来,那时候,康熙的判断力竟然被群臣给引导了,这才如此草率的就做出当时那样的决定。

现在想起来,也让康熙暗自心惊,当时那几十人,竟然绝大多数都给自己施加压力。纵观整个朝中,能整合如此多大臣的人,除了那个告老在家的佟国维,就没有别人了。康熙自从亲政以来,像这样被群臣左右判断的情形基本没有发生过。如今想来,康熙一阵的冷笑,看来是有人呆不住寂寞,非要搞点事了。如此看来,胤i这件事情还真的是有些蹊跷了,看来是不查不行了。回到了京城之后,康熙就派人针对胤i的这件事情进行了秘密的侦查。

原本康熙还想着等事情查出真相以后,再对太子之位进行处理。哪里知道康熙刚回京几天的时间,就有人忍耐不住,要跳出来耍宝了。

这天,在家里隐居的佟国维竟然上书,对太子这一位置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然后催促康熙尽快立新的太子,以稳定朝中群臣浮动的心。对此康熙嗤之以鼻,本不打算理会。可是以佟国维为首,接二连三的有人接连的上书,催促康熙早日立下新的太子。

另一边,康熙派出去查案的人也接二连三的传来不好的消息。所有当时涉案的当事人都莫名其妙的失踪了,以康熙手下的能力,也无法查到蛛丝马迹,所有的痕迹都被打扫的一干二净了。所有的线索都断了,事情也无法继续查下去了。

没有了证据,就无法给胤i翻案了,不过对此,康熙心中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这一日,康熙陆陆续续的召见几位已经成年的皇子,询问起他们对于太子之位的意见。

哪里知道第一个被召见的大皇子,竟然提出了一个出乎康熙意料之外的答案。康熙是一直知道的,这个老大一直对于太子之位都是念念不忘的,可是谁知道这次,老大却推荐老八当太子,这怎么能不让康熙大吃一惊。

原来大皇子虽然是最早的开始发展势力的,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拉拢到多少的人。一是当时情形不明,大多数人都在观望情形,毕竟皇位之争可不是那么好掺和的,一旦站错了队,那就是抄家灭族之祸,荣不得大家不仔细考虑,另一方面却是大皇子也颇不得人心,大家都不看好他。不过最主要的却是几个最有权势、最有话语权的人还没有露出风向,大家都在等待着。

可是没想到突然八阿哥横空出世,迅速的就得到了许多的大臣的支持。这是为何?因为以佟国维为首的集团已经做出了支持八阿哥的决定。之所以选择八阿哥,一方面是因为八阿哥能力出色,德行兼备,是个有能力的人物。另一方面却跟八阿哥的身份有关系了。

八阿哥的额娘只是一个辛者库出身的奴隶,因为偶的康熙的雨露,这才有了八阿哥。所以八阿哥无论是在宫中还是在朝中都没有根基,说的好听点叫身家清白,说的不好听点就是比较容易控制。

有了佟国维的支持,一大批的官员闻风而动,都做出了选择,站在了八阿哥的一边,这就导致了八阿哥的势力迅速的膨胀起来。而后在佟国维等人的出谋划策之下,八阿哥开始对其他的兄弟进行拉拢分化,并开始着手对付起胤i来。

在展示了自己的势力之后,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在自己额娘的暗示之下,也都选择支持八阿哥。盖因胤i行事太过狂傲,在面对其他的兄弟之时,也没有留什么余地,这就导致其他的兄弟对于胤i此人也十分的不喜。

而且八阿哥的实力颇有些势不可挡的劲头,几人感到没有什么胜算,于是就将自己的小心思都收了起来,再得知胤i被废了以后,就都加入到了八阿哥的阵营之中。不过是否是真心支持,就只有各自心里清楚了。

胤g却是丝毫不漏口风,只是表示自己无意参合到这场斗争之中。而老大虽然不甘心,但是面对着八阿哥的强大的势力,再八阿哥许下了许多的好处之后,也表示支持八阿哥上位。老大也有着自己的打算,胤i的事情让老大知道了八阿哥的能量,自己也没做好准备,大皇子也生怕八阿哥设计对付自己。另一方面皇阿玛目前还算健康,这太子之位即使做上了,但是是否能做的长久也说不准的。胤i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所以大皇子决定跟八阿哥虚伪蛇疑,再做打算。

再康熙问起太子之位时,大皇子就表示了支持八阿哥的意思。不过大皇子不愧是心狠手辣,竟然在康熙面前表示要帮康熙处理了胤i,这让康熙又惊又怒。大皇子原本以为既然已经废了胤i了,那就说明康熙已经放弃胤i了。那就没有必要留了,就应该斩草除根,以绝后患,此举也有试探康熙的意思。

哪里知道康熙如今正在为当时草率做出废除胤i的决定而后悔呢。这大皇子不仅没有表示出对于自己兄弟遭遇的同情,反而想要落井下石,真是心狠手辣。康熙当即将他一顿臭骂,将他打骂了出去。

其他的皇子也没有让康熙满意的答案,老九、老十、老十四等人自然是推举八阿哥的,八阿哥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却也有自荐的意思了。

其他的皇子或者是没有意见,或者是以康熙的意见为准。只有胤g一人,体察到了康熙的心思。

原来胤g因为自己有了考量,一直以来都在暗中关注着康熙的动作。对于康熙秘密调查胤i的事件,也有所了解,知道康熙心里其实还是放心不下胤i的。于是胤g就是众多兄弟之中唯一一个为胤i求情的人,这让康熙还是十分的欣慰,觉的这么多儿子之中还算是有一个有兄弟情义的人。

而胤g原本就算是胤i一方的人,康熙也就不隐瞒,向胤g透露了自己有意赦免胤i的意思。得了康熙的暗示,胤g自然心里明了,下去开始暗暗准备起来。因有了康熙的默许,胤g行事起来也顺利了许多。

摸清了皇子的意见,还得看看众多大臣的心思。于是在一次朝会之上,康熙表达了想要重新立太子的想法,并让大家推举。并说“众卿之意,朕皆附属”,意识是只要是你们推举出来的,我就会同意的。

原本康熙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就找过一些大臣,并透露出了自己的想法。可是在当时的朝会之上,有九成多的大臣竟然一致推举八阿哥当太子。这让康熙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儿子的能耐,八阿哥的势力已成了。

不过不和康熙的心意,康熙自然就不高兴了,当场发怒,将八阿哥批的一无是处,说八阿哥出身低贱,又无才无德,如何当的起太子之位。并将推荐八阿哥的人打骂了一通,认为这些人心思恶毒,另有打算。

在康熙的有意搅合之下,此次立太子的事情不了了之。也许是康熙当时说的太过恶毒,激怒了八阿哥等人。朝会散后,八阿哥等人竟然联袂来到御书房,想要跟康熙讨个说法。得到消息的胤g也马上去到了御书房内。

等胤g到了的时候,御书房里竟然传出来了激烈的争吵之声。八阿哥通红着双眼,跪在一边沉默不语,而老九等人正在据理力争,其中以老十四吵闹的最凶,认为康熙太过偏心,恶意的诋毁八阿哥的声誉。并那胤i与八阿哥对比,将胤i批的一无是处,并将八阿哥夸到了天上去。更离谱的是,众人竟然要求康熙爷收回批判八阿哥的话,为八阿哥恢复名誉,为此竟然以死相逼。

其他的保持中立的人都在一旁冷漠的看着热闹,大皇子更是在一旁毫无阻止之意。胤g一看,这还得了,在不管就该出人命了。康熙爷还是首次遭到这些个儿子们的顶撞,早就气的毫无理智了。

这几个也确实是康熙的儿子,倔强起来跟康熙有的一拼,竟然用命来逼迫起康熙来。康熙那里受得了这些,根本没有退一步的意思,再说了即使康熙还有理智,也不会在这些儿子们的面前退步的,否则的话传出去哪里还有威信可言。

胤g赶忙上来劝导起来。一看胤g有所行动,其他看热闹的人也不好在冷眼旁观下去了,也都呼啦啦的围了上来。又啦又拽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众人拉开了,让大家都可以冷静一下。

虽然冷静了下来,不过碍于尊严,康熙是不可能让步的,最后终是不欢而散了。经过了这件事情,康熙总算是对自己的这些个儿子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老大等人的冷漠,老八等人为了权力不顾兄弟父子之情,只有对胤g,康熙觉的胤g是这些人之中唯一一个懂得兄弟之情,团结兄弟之人。

这件事情让康熙的尊严与威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以前这些个小子们哪个敢在自己的面前放肆,如今竟然都敢跟自己扯着脖子喊了,竟然还拿性命来威胁自己。而这一切的过错,康熙都归结到了八阿哥的身上,认为就是受到了八阿哥的挑拨,这才使得其他几个人不顾父子之情,与自己大喊大闹的。此时,八阿哥已经被康熙在心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叉了。

第二日朝会的时候,竟然仍有不知死活的人推举八阿哥当太子。康熙本来心里就怒气难平,这下是彻底将康熙的火气挑拨了出来。当场决定将八阿哥的爵位一撸到底,停了所有的俸禄,并让八阿哥在家里闭门思过,没有旨意,不可乱走。这就是变相的圈禁了。

这还不算完,康熙一鼓作气,开始追究起八阿哥的幕后之人了。而马其就被当做了替罪羊推了出来,被康熙爷下旨打入了大牢。

至此,大家都知道了康熙的心思,也不敢在多言了。康熙仍然怒气难消,竟然写了封书信,将隐居在家的佟国维也打骂了一通,此事这才平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