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汉平王 > 第248章 村子的变化全文阅读

一个赤脚老农坐在官道旁的田头间,望着不远处忙忙碌碌的施工人群语重心长的对身边抠脚的小孙子教育道,“狗儿啊,以后长大了,千万可不能像咱们太守大人那样败家,不然啊,就咱们那点刚刚积攒下来的家底还不够你说个婆娘呢。”

小孙子满脸的鼻涕,只顾扣着自己的小脚丫,对于爷爷的完全没有听到。

老农在小孙子的屁股上拍了几下,生气地说道:“大人说话,作为晚辈就应该好好地听着,不能这么没规矩,知道为什么太守大人是一个败家子吗?”

小孙子委屈的摇了摇头,很无奈地卖萌,“不知道,爷爷你就告诉我吗,好不好?”

老农这才满地接着刚才的话说道:“自古以来,这官府征发徭役都是咱们老百姓必须无偿服从的,只有咱们太守大人钱多的花不完了,于是就给这些劳役发工钱,咱们原本啊也不敢奢望有多少工钱,谁曾想到一个男丁每月就有二两银子和两担粮食,这可远远超过了城里那些做伙计的工钱,够咱们一家子生活半年了,听说这次修水渠和打井进度比较紧张,工钱可能还要涨,你说这是不是败家的行为,就算太守府再有钱也经不住这么花。”

小孙子也不知道听懂了没有,糊里糊涂地问了一句,“爹爹是不是也去修水渠了?那就是说爹爹的工钱很高了?”

老农捏了捏孙子的脸蛋,开心地说道:“当然是了,等你爹爹晚上回来了,给你带一个鸡腿补补身子。”

“真的吗?可是我上次听爹爹偷偷对娘亲说,这些工钱都是要拿去还房钱的,而且还要做好几个月的工才能把房钱还清楚。”小孙子咬着指头说道。

“房钱不急,咱们太守大人说了,两年内还清楚就行了,这都是老天爷开了眼,给咱们送来一个如此败家的太守,不是修路就是建房子,房子建好了就白送送给咱们,现在又来挖水渠,可惜啊可惜啊,怎么不早一点遇到这样的太守,不然你奶奶也不会饿死了。”老农说着说着眼角就有些泪水流了出来。

小孙子很乖巧地有黑乎乎的下手去了擦了擦爷爷眼角的泪水,很快就把爷爷弄成了一个大花脸。

“卖冰糖葫芦喽……”一个小贩扯着长长的嗓音往村子里走来。

看着小孙子不断往嘴里咽口水,老农皱了皱眉头,只好朝那小贩喊道:“卖糖葫芦的,一串多少钱?”

“不贵,五文钱!”小贩伸出了一巴掌。

“什么?五文钱还不贵?你在开玩笑吧?”老农惊讶的长大了嘴巴,“前几天集市上才卖两文钱,你也太黑心了!”

小贩也来气了,最讨厌别人说自己是黑心商贩,眉毛一蹬胡子一吹就说道:“你到底买不买?不买就算了,我也不瞒你,前几天的集市确实是两文钱,不过明天的集市肯定就会涨到四文钱,多出的一文是我的跑腿费。”

“你怎么也知道明天的集市一定会卖四文钱?”老农也来气了,准备与这黑心的小贩战斗到底。

小贩也是硬着脖子说道:“今天那些工人就要发工钱了,明天歇工一天就是为了好赶集,以前大家伙手里都没有钱,那时候一串糖葫芦一文钱都没人要,现在你看看,谁家手里没有个十几两银子,还不瞒你,从早上到现在我已经卖了一百多串,不差你这一串。”

老农随即就破口大骂:“呸,你这黑心的小贩,原来你是挂念着大家伙用血汗挣来的钱啊,真是不要脸,良心都被狗吃去了,两文钱,卖不卖?”

小贩不再逗留而是继续往村里走去,同时扯着嗓子喊道:“卖糖葫芦喽……好吃又便宜的糖葫芦哦,只要五文钱一串!”

老农感觉有些丢了面子,一张老脸上泛起了红晕,活这么一大把的年岁,竟然第一次被商人鄙视,这口恶气实在咽不下去,也不管旁边小孙子流口水的模样,拉上就跟在小商贩的身后准备看着笑话。

然而出乎老农意外的是,平日里比自己还要抠门的那些老邻居们竟然舍得花五文钱买一串糖葫芦,而且毫不在乎的样子,这让老农觉得心里更加别扭了,于是一把拉住身边的老李头问道:“我说老李啊,平日里看你都是吃野菜啃窝窝头的,今天怎么舍得花十文钱给两个孙女买糖葫芦?”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你看看那些老家伙,哪一个不是舍得在孙子身上花钱,咱们和儿子一辈吃苦头都吃惯了,现在好不容易有点钱自然不能再让孙子辈的吃苦,再说了这些钱现在又不是花不起。”

眼看着小贩手中的糖葫芦只剩下几串了,小孙子拉了拉老农的衣襟,老农心里一横就从身上掏出了十文钱递给了小孙子,“去,买两串!”

“爷爷,我只要一串就够了!”小孙子很懂事的说道。

老农狠狠地在小孙子的后脑勺上拍了一巴掌,“让你去买你就去买,哪来这么多的废话,又不是买给你一个人的,你爷爷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还没吃过,也不知道这糖葫芦到底是什么味道,快去,再不去就没了!”

小孙子很委屈的撅着嘴巴跑去买糖葫芦,然后爷孙俩就坐在村口的田地边不断吸溜吸溜地舔着糖葫芦,也不顾外人鄙视的眼神。

卖糖葫芦的小贩心满意足的离开了这个村子,然后来了两个穿着衙门公服的差役,骑着马不断在村子旁边逛游,老农天生就有一种对衙役恐惧的意识,当即拉着小孙子就要回家。

不止老农一个人,其他村里的人也都是是这样的,都躲回了家里,从里边把房门紧紧地锁上,然后通过门缝或者窗户偷偷看着那两个衙役不断在村子里溜达。

只有村长丁二一个人从家里走了出来,不断给四周的村民打招呼,“都出来了,有什么好躲的,都这么长时间了,你们见过有衙役祸害咱们吗?赶紧都滚出,平日里胆子都大的敢跟我叫板,现在怎么就变成了老鼠?”

丁二一边骂着一边跟两名差役打招呼,三人交谈了很长的时间,两名衙役才骑马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还留了厚厚的一沓文书。

村民“哗”的一下从房间里钻了出来,向村长围了过来,一个个七嘴八舌地问道:“村长啊,那两名官差都说的啥?”

还有的村民不用村长打招呼,就开始毛手毛脚地想要翻看丁二手中的文书,被丁二狠狠地打了一下,“干什么?干什么?有没有点规矩?就算让你看你能看的懂吗?真是没大没小的。”

那个村民嘿嘿地笑了一声,不但不害怕反而挺着胸膛问道:“村长,你就赶紧给俺们说说是什么事情,别让俺们等的太急了。”

“太守府新下来的法令,说是准备建设几个农村市场,好方便大家买卖,刚才那两个衙役就是来考差的。”

“这是好事啊,省的每次想买东西不是等到赶集的时候就是跑老远的路去城里买,这太麻烦了,要是在咱们这建一个市场,那可就真是大好事!村长,刚才那两个衙役有没有说准备在哪里建?我看咱们村就很不错。”

“屁!”丁二背着手一副高人的模样,“你以为市场是随便就能建立起来的吗?首先,要保证附近的人口很多,具体多少吗?据我猜测至少不应该少于五万人;其次,就是交通必须要便利,道路要平坦,这样商家才好运货;最后一个吗,自然就是附近的村子不能太穷,要是太穷了就没人买东西。”

“哦……”村民们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突然一人发问道,“唉,村长,你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呢?”

“这个吗?”村长晃了晃手中的文书,骄傲的说:“从楼烦关道善阳城,官府准备建设五个农村市场,咱们这一地区非常符合条件,而且咱们村子又紧邻官道,所以呢,就成为了选择之一,当然旁边的张村和庙头村也是符合条件的,究竟选择在那一个村子建设,就全看我手中的这些文书了。”

“咳咳,我说丁二娃子,你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说明白这是什么文书,你就别忽悠大家了,赶紧说吧!”一个白胡子老头拄着拐杖在地上敲了好几下。

“这些都是卖地的文书,就是咱们村前的那一大片土地全部要卖掉用来建设市场,这些文书呢就是协议,有三种补偿方式,第一是直接用相同数量的田地来交换,第二就是用银子购买这些土地,第三就是市场建好以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补偿一间商铺,至于怎么选择是你们的事情,咱们三个村子之间,哪一个村子的协议文书先签好就选那一个村子建市场。”

“村长,你怎么选啊?我们都听你的。”旁边的村民听了以后立即都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村长丁二,眼神中流露出信任的目光。

丁二故意咳嗽了几声,“大家能够相信我,很好,我很欣慰,其实怎么选择就是看大家怎么心里才能安稳,不能因为别人怎么选你就怎么选,要有自己的主见,毕竟都是当家做主的人了……”

白胡子老头急的用拐杖捅了丁二一下,“丁二娃子,你就快说你是怎么选择的,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我们大家都是相信你的,没有人会质疑的你的好心。”

丁二有些心里有些愧疚,其实官府打算在自己的村子里建设其中一个市场,自己担心有些村民不同意,这才编了一个瞎话,面对着众多村民信任的目光,丁二很是羞愧。

“我建议大家全部选择换取商铺,不会经营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把商铺出租给商人,每年只需要收租就行了,而且不用靠天吃饭,不用担心贼老天的灾害,如果会经营那就更好了,每年赚取的钱财肯定会超过种地的收成。商人商人,何为商人?那就是会赚钱能赚钱,我们以前看不起商人,但是现在太守大人也说了,商人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角色,他们赚钱也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应该获得尊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