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其它小说 > 风雨人生路 > 第六十六章首次返乡务农记(下)(10)全文阅读

第六十六章首次返乡务农记(下)(10)

虚心请教老大伯

一直到现在,我还能够清楚地记得,当年在农村劳动的时候,每当一有机会的话,总是诚心诚意诚意地拜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为师,虚心地不耻下问,并还尽可能暗暗地把它记住。

这样一来,经过了年长月久之后,我便积累出了不少我们家乡一带所流传下来的许多宝贵实用的气象农谚。

你可要知道,因为在千百年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当中,就能够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千变万化。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能够将这些经验汇编成为一些家喻户晓的谚语。

我在后来还利用一些空闲的时间,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将这些有关气象谚语汇集在一起,于方便自己经常进行查阅。对于有一些气象谚语,我还特别加上简要的注释。如:

“天脚下放黄,落水打崩塘。”

“天上鲤鱼斑,晒谷无用翻。”

“乌云接日落,今明雨必落。”

“天上钩钩云,雨便落无停。”

“炮台形状云,连日连绵雨。”

“天上云交云,连日雨淋淋。”

“**游过河,大雨落滂沱。”

“形象棉花云,大雨将快来。”

“云似挂灰布,落雨永无停。”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谷。”

“天上鱼鳞天,无雨风也颠。”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日头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这些“看云识天气”之外。我后来还喜欢进行记录有下述关于农民“看风识天气”、“看物象识天气”、“看天象识天气”的这些类型的气象农谚。

这些气象农谚它对我以后在农业生产上来说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期,我在农村插队当农民进行大搞科学种田当中,曾经给我带来过很多好处。细致回想起来,真是对我终生受用不尽。

尽管,这些气象农谚有些只是适用于某些区域。但是,只要善于进行科学地分析,到那里都还是很管用的哩。

我刚到山塘口晒谷的第一天,总的说来还算很顺利。一直到了下午五点多钟,也并没有发生过什么意想不到的坏天气。

就在临到收工回来的时候,我便问保管员七哥:

“七哥,今天中午,在这里的那个大伯是你的什么人?还有,早上带我见队长的那个身高体壮的后生呢?”

“那个大伯嘛,他正好就是我的邻居。人们常常都喜爱称呼他叫梁大伯。今天早上,带你去见我们队长的那个身高体壮的后生哥,人称他为‘大耳三’哥,书名叫做王志海。一直到现在,他还是弧身一人,尚未成家。

“此人一贯都爱好打打篮球,常常好与书房垠那个刚从南宁公安总队复员回来的其康他们一起,常常在大队小学打打篮球。由于他身高马大,善打后卫防守,在东平地一带都颇有名望。有时候,到了东平或沙河街日,常和大队上喜欢打篮球的那帮后生仔一块去逛街的时候,便喜欢邀请一些强队进行比赛……”

只见七哥他正在说得有板有眼。于是,我便随即应了一句:

“啊,原来是这样……”

正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交代一下,当年农村各生产队进行晒谷的时候,为什么要是得要互相派晒谷员呢?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年公社的分配制度就是以大队一级为核算单位的。而各个生产队,只能是按照大队的计划安排进行完成大队分配的各项生产任务。也就是说,生产队是生产大队的下属单位,本身是没有分配权的。

一直到了1961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就此问题认真调查研究,以便以党中央做出正确的决定。

196年月1日,经过充分讨论以后,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决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相当于初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改变以往以大队一级为核算单位的分配制度。

这样一来,便将组织生产和进行分配的单位统一起来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1956年高级社以来,特别是在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更趋严重的生产队之间的平均主义的问题。

为了堵绝各生产队进行“瞒产私分”的现象出现。于是,便推行互相派晒谷员进行监督。

而所派出的晒谷员,规定得要三个人亲自带仓库钥匙,当场同时开关锁头。有的时候,还得特别地加上封条呢。

自从那天我看到沙河方向那突如其来的乌云满布的情景,使我惊慌失措起的那一天开始,于是,我便按照大伯所传授给我的一些观天色,看云层,视天象,察物象的土办法,进行小心翼翼地去判断气象,并且渐渐地掌握了不少当地天气的瞬间变化的规律。

因而,在那还没有天气预报的年代中,能连续十多天在山塘口队晒谷却从来都没有被水淋谷的现象出现,这便算得上是当时的一个奇迹了。

尽管,晒谷工作是相当辛苦,但是,最后总算完满地完成了队里所分配给我的晒谷任务。

一直到了1968年,当我回乡插队并当上了大队民办教师之后,在有的时候,偶然碰到山塘口队的社员时,他们还常常在我面前提到十多年前,曾到他们队中晒谷的那些事儿。

当然,在他们的嘴里总是少不了会夸奖我晒谷时认真负责,且所晒的谷又干又净,出米率也特别高。

当我每次听到了他们这么说了之后,心里总是感到乐滋滋的。并且心里总是在想:

“这些陈年旧事,他们居然还能记得那么清楚,真是……”。

但是,你可要知道,这些全是我本该要做的份内之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不说也罢……

正是:

虚心请教老大伯,句句谚语弄明白;

观察综合加分析,结合实践收效佳。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细看下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