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未来十分钟 > 第七十四章 校友全文阅读

里面倒是有好几个哲学系的同学,其中有一个叫王涵的是师兄的同班同学,彼此还比较熟悉,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工作。如果要找他的话,通过校友会应该可以。或者到哲学系去打听一下,他们有没有往届毕业生现在的联系方式。

辗转多次,甚至还找了自己当初留校的同学,终于在哲学系校友会找到了王涵的联系电话。接通以后,王涵最初显得很吃惊,当听说夏其的名字以后,仿佛也想起了往事,很爽快地答应见面详谈。

巧的是,王涵正好在托尔电脑中国公司当行政总监。托尔也是报社的广告客户,夏其和公司市场部的几个员工都认识,也知道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中关村的高档写字楼惠通广场。于是熟门熟路地找了去。

在会客室等了一会儿,穿着黑西服,挂着胸牌的王涵满面笑容地进来了,他一副典型的外企白领打扮,见了夏其,立即热情地抓住他的手摇晃起来。

两个人寒喧了一阵,夏其提起了自己的来意,问他还记不记得当年跳河的师兄。王涵点点头,说:“当年在系里,他的成绩不算太突出,就是那么很平凡的一个人。可是在气功班却很风光,我们当年不都是跟他学过吗?”

夏其慌称,这次在家乡偶然遇到了师兄的父母,他们说儿子生前曾经写过一本关于气功的书,但下落不明,听说他要来北京,便托他帮忙打听打听,如果真能找到的话就自费出版,也算了解一桩心事。

王涵一听也有些惊讶。他摇摇头,表示从来没听师兄提起过这件事。不过,师兄平时也不擅言辞,有什么事情通常都会闷在心里,他唯一骄傲的领域就是气功,如果悄悄地写这么一本书,倒不是没有可能。

“那他有没有可能和老师交流呢?”夏其问。

王涵偏着头想了想:“也还真有可能。哲学系的老师其实有好多相信不可知论和神秘

主义的,据我所知对气功感兴趣的也有几位,比如教中国古代哲学的马洪民老师,还有就是本系的泰斗冯朋竹老先生。”

听他提到冯朋竹,夏其有些兴奋,也有些惊讶:“冯老先生还对气功感兴趣?这可真没想到。”

“别看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其实往往很多西方的留学生,特别是学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都会陷入到对人类和宇宙终极问题的探讨,而这些是现代科学无法解决的。他们就会回到中国古代文化中寻求答案,对气功、易经这些东西产生了兴趣。他们这种兴趣,和一般那种迷信的人又不一样,是经过升华后的又一轮对世界的认识。”王涵滔滔不绝,终于露出了些哲学系学生的模样。

夏其听得目眩神秘,佩服道:“难怪很多人说,哲学是终极科学,一切学问发展到高级阶段就都是哲学。”

王涵笑笑:“说起来倒是好听,不过就是很难找工作。我们的同学大都改行了,有的当律师,有的做销售,还有搞金融的。像我这样的,也只有到外企混口饭吃。”

夏其说像托尔这样的国际大企业,是好多人梦寐以求的单位呢。两人又拉了一段关于同学和工作的闲话,他又问能否帮忙联系上马洪民和冯老先生,他想亲自上门拜访。

王涵说,他们班的班长留校后在哲学系当老师,现在正在念冯老的博士生,可以让她帮忙引见。而且马上给班长打了个电话,说事情的来龙去脉一说,对方也痛快地答应了。

夏其连忙称谢,打算告辞。王涵哈哈一笑:“都是老同学的事,不用谢。今天既然来了就不急着走,我把市场部的几个同事都叫上,晚上一起吃顿饭。”

突然他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他带了一本书,说是冯老给他推荐的,像是什么道教的经书。”

“噢?”这倒是个有意思的

线索。可是具体的书名和内容王涵说已经记不清了,也许冯老能记得吧,他们这种学术大师,记忆力都是惊人的好。像中文系已经去世的钱老先生,据说学生有什么问题,他立即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哪本书上,是哪个出版社的什么版本,在第几页第几行。

正好下班时间也到了,王涵拨了个内部的分机,一会儿,市场部的几个人嘻嘻哈哈地过来了,都是年轻人,虽然有一两个没见过面的,都很快熟悉了起来。

王涵说楼下新开了家金山城火锅店,就去那里吃,热闹。

夏其没想到来北京第一顿正餐还是吃川式火锅,有些哭笑不得。不过客随主便,也不好说什么,就凑合着吃一回吧。

金山城的店面很大,比他们的知青山庄火锅还要大一倍,正是饭点,大厅里人声鼎沸,人来人往,冒着热气的火锅一个接一个,里面的辣油沸腾着,发出“咕噜咕噜”声音,整个餐厅都显得热气腾腾的。上菜的服务员端着托盘在大厅和厨房之间穿梭,像动作灵活的小燕子忙个不停。

四川火锅竟然在北京有这种盛况,真有些出乎夏其的意料。他用筷子在锅里蘸了一下,尝了尝,虽然这锅红汤看起来也像模像样,但味道可比西洲的差远了。他摇了摇头,心想,干脆让雷小胖到北京来发展,把知青山庄的模式搬过来,恐怕会很火爆呢。

王涵见他尝了汤料后摇头,便笑道:“这个味道肯定没有西洲的正宗吧?”夏其点点头。却听见旁边市场部的北京姑娘苏珊说:“这当然是做过改良的,要都像西洲火锅那样辣,北京人可受不了。”

夏其失笑:自己光想到要正宗,却没考虑到这一层,如果真的把汤料照搬过来,恐怕没有几个本地人能吃得下。难怪这金山城虽然自己觉得不好吃,但却门庭若市。所谓桔生淮北则为枳,谁想到,别人就只爱枳而不爱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