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都市管家 > 第二十七章往事全文阅读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贾志远,又怎么会做了周正英的继父的呢?

原来,因为玩弄女性的罪名而坐牢的贾志远,在出了狱之后,就失去了原来的工作。

那个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宽容程度,一个吃过官司的人,在那个时候基本上是找不到工作的。

本来呢,贾志远也并不担心。因为,他有手艺嘛。

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贾志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项项出色。凭着这些技艺,他完全可以在家中召收学生,教授这些技艺来养活自已的。

然而,由于他是因为玩女人而去吃“公家饭”的。“色”名远扬,远近闻名。那就不一样了。

无巧不巧的很,那个时候学琴棋书画的,又基本上都是些小姑娘。

这就麻烦了,问题严重了。

更为落井下石,火上浇油的是。不知道是哪个缺德鬼,是不是他的老婆或者他的女儿被贾志远给睡了,从而结下了深仇大恨似的,存心要置贾志远于死地。

这个不知道是谁的人,放出风声说:其实,贾志远勾引女人的本领,要远远胜过他的琴棋书画的技艺。

风声还说,贾志远是为了要达到玩女人的目的,才去钻研琴棋书画的。还有更为夸张的说法,说他会一种迷魂法。而且,还运用的相当高明。可以通过琴棋书画来施展,在不知不觉中迷惑女人,使女人乖乖的、心甘情愿地扑进他的怀里,任其鱼肉。

这下坏了!你这么一传播,岂不是要把贾志远给逼入绝境中去?

正是基于这样的传说,既便是有钦羡贾志远的技艺的那些个家长,宁可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谁也不敢把自已家的宝贝“羊羔”,往贾志远这“虎口”里送了。

这下惨了,除了有几个男生跟着他学围棋、书法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学生上门了。

女学生更是绝迹。

面对这样的境况,贾志远就凭着这点看着就想要掉眼泪的、可怜的学费。把皮带勒了又勒,三餐改为二餐吃,勉强渡日。

那么,贾志远又怎么会碰上周正英的母亲的呢?

这事还要从周正英的母亲的身世说起。

要说周母,她出生在浙江省一个偏僻山区的小村庄里。从生出来到长到十三岁,她从未踏出过小山村一步。

虽然山村闭塞,几乎是与世隔绝。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的健康成长。

由于地处江南,鱼米之乡。这山也俊秀,水也清澈的,人杰地也灵。这一方水土,养得一方人嘛。

周母虽说是个从未踏出村子的乡下妹子。可是,人长得却是俊秀甜美,活脱脱的一个江南小美人。见了她的外乡人,无不想起那句流行语:深山出俊鸟嘛。

大慨是周家袓上做了不少善事,积了厚德。该当回报到他们家了。

当时,大军南下,如水银泄地,到处都是过路的人流。就连他们这个巴掌大的小山村,也有大军路过。

也该当他们周家有福了,在路过小山村的大军中,有位不大不小的军官夫人,恰恰要生产了。而这位夫人又恰恰是住在周家的,真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周母还有个比她大五岁的姐姐,姐妹俩都是手脚勤快的农村姑娘。她们虽然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姑娘,但是,服侍人还是得心应手的。她们动作麻利,决不拖泥带水的。服侍得相当周道,深得军官夫人的喜爱。

再加上这一对姐妹花,又长得象山中的杜鹊花一样的好看,俊眉俏目的、人见人爱的。军官夫人便跟周家商量,要从她们两个中,带走一个,以便长期留在身边服侍。

因为,仗,马上就要打完了。论功行赏,她将要随着丈夫进城安家了,家中也确实需要一个照顾的人。

那个时候,就是白痴也知道,“国军”完了,世道要变了。能在这个“转型”期时,荣幸地端上公家的“饭碗”。而且,还是个“官家”的“饭碗”。这周家上下啊,比家中有人中了状元还要高兴十倍。

长辈们是乐的嘴都合不拢,直呼祖宗显灵了。赶紧去祠堂上香,叩谢祖宗的恩典。

因为,女儿一旦跟了“官家”,吃了“官家”的饭。不仅家里有面子、有光彩。等到世局稳定了,这分田、分地、分房、分牛的,村干部怎么着也会看在女儿是“官家人”的份上,给于特别的照顾。那好处。。。。。。啊呀呀!就不一一细说了。

本来呢,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周母去的。虽然她身体健康,个子很高,不大象才满十三岁的姑娘。

可是,十三岁就是十三岁。那个时候的人,纯朴老实,很少作假的。

无论从年龄和身高来看,全家人都认为十八岁的姐姐绝对是不二人选。

然而,军官夫人在打量了这一对耀眼的姐妹花之后,却出乎全家的意料,选中了十三岁的妹妹。

命运就是这样的,它神秘莫测,让人无从把握。

军官夫人不经意的、或者是深谋远虑的选择,就决定了这对姐妹花的命运一一一个成了吃公粮的城里人,有了非农户口;一个仍旧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农业人口。

命运就是这样的跟周家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留下了姐姐,带走了妹妹。

就这样,周母在家人千叮咛万嘱咐之中,带着全家人的荣耀、全家人的希望,跟随着滚滚南下的大军,踏出了从出生至今,从未走出过一步的小山村。同时,也踏出了她今后作为“官家人”的人生之路。

全国解放之后,正如军官夫人所预料的那样,她丈夫进了城,当上了市局的局长。

周母虽然还是在局长家中干着佣人的活,却也有了无数人梦寐以求、为之眼红的城市户口,每个月还有公家发的工资。

工资虽然不多,但含金量却很高。因为,她吃的用的全是局长家的,工资几乎一分钱都不要动的。而且,每个月里,厚道的局长夫人还要给她一些零花钱。

除此之外,局长家中,人家送来的礼品,还有局长家的那些多余的衣物。这些都成了她回馈家庭的礼品。

当时,不仅是他们家中的每个人感到无上荣耀,村子里的人也都是羨慕称赞。因为村子不大,心底善良的周母,把局长家分给她的东西,叮嘱父母亲,也分一点给村里其他人家。

所以,她每次回村探亲,都会受到村里人英雄回归般的欢迎。家中更是高朋满座,赞誉羡慕之声不绝于耳,乐得她的父母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嘴巴没有闭上过。

周母是个纯朴善良的农村姑娘,既不奸,也不猾。心不黑,也从不贪得无厌。

相反,她对局长一家感激涕零、感恩戴德,尽心尽职地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她认为不这样做,就对不起局长一家对自已的恩德。

她还唯恐自已做的不够,还想法子来报恩。

一晃五年过去了。周母从一个乡下的十三岁的小姑娘,长成了一位红润白嫩、光彩照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她就如同原先长在山野之地的杜鹊花,被人带进了城里,种在精致的花瓶中,长在养料充足、四季如春的环境中一样,使得花开得更大、更艳、更美,令人百看不厌。

在这五年之中,周母小心翼翼、尽心尽责、无微不致地服侍着局长一家人,得到了局长一家的交口赞誉。

她自已也觉得很是快乐。因为,局长家从大人到小孩,没有一个人把她当作外人来看待的。

就是经常上门来找局长有事的人,也无不对她笑容满面、点头哈腰的。谁敢把她当作佣人看?

宰相家人七品官嘛!

周母在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更是从心底里感谢局长这一家子。

她明白的很,正是因为局长家的人对她尊重有加,这才使得那些上局长家的人对她另眼相看的。

要知道,能上局长家的,岂能是平民百姓?哪一个不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平常走在马路上能看你一眼,你就应当烧高香了。而这些人现在见了她,个个都象见了财神似的,喜笑颜开的,你还能不满足?

满足!太满足!

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地工作,更加细心周道的服侍局长一家。让局长夫妇安心地工作,无后顾之忧。以此来报答局长一家。她暗下决心。

可是,有一件事情让她心中有了隐忧。

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凭着服侍了局长家五年的经验感觉到。局长夫人近来似乎对她产生了隔阂,有了看法,沒有以前那么热情了。

难道我做错了什么?或者说,我有什么话说错了?有什么事做的不到位?

她也曾经主动去问过夫人。但是,夫人笑着告诉她,她做的很好,很周道,她和局长都很满意。

但是,她敏感地感觉到,夫人并没有说真话。

夫人一定是不好意思说我,怕我受不了。那好,我自已找,找到了自已去改正。

于是,她从日常的家务小事找起。再到局长家的大人、小孩与自已的日常相处。看看他们对自己有什么两样,想从中找出蛛丝马迹来,看看自已哪些方面做的不好。

可找来找去的,日常的家务事,她自信绝对沒有问题。在家庭成员上,除了局长及夫人对自已不一样之外,其他人一如既往的。

而局长与夫人对她的态度,正好是截然相反。

夫人对她的态度,表面上与以前一样,客气、热情。而凭着她与夫人五年相处的直觉,她感觉到,在这热情客气的面具后面,好象有一双警惕的眼睛在盯着她,在监视她、提防着她。

当然了,这一切全是她的感觉,第六感觉,并没有在现实中出现过。

为此,她百思不得其解。

夫人为什么要提防她呢?难道怕她偷盗家中的财物?这是不可能的事呀?局长夫妇俩的工资都是交给她管的,她是局长家的管家。如果他们怕她偷盗,只要不让她管钱就是了嘛。用的着这么费事的来提防她吗?

可是,不为钱财,那又是为什么呢?

连续想了三个晚上,她愣是没想明白。

她感觉自已太笨了,就不去想它了。反正自已的品德象雪一样的洁白,一点污点也没有,问心无愧的。她相信局长夫妇也知道这一点。

相比夫人的外热内冷,局长对她可是更加亲切、更加关心了。

以前局长见了她,虽然也是和蔼可亲的。可是,话不是很多的,间聊几乎没有。

而现在见了她,话就比以前多的多了。闲暇时,他还会抽空跟她聊聊天,谈谈她的家乡,谈谈她的家人。有时,还会问问她有什么需求的。

她觉得,跟局长在一块时,她的心情轻松愉悦。谈兴很浓、兴趣很高。

而跟夫人在一起时,她自觉得需要绷紧神经、集中精力,手脚会不自觉得僵硬。

等夫人吩咐完了,走了之后,她会觉得身心比刚刚干了一场重活还要累。

怎么会这样的呢?原先亲密无间、亲切融洽、无话不谈、欢声笑语的大家庭,怎么会变了呢?

这是为什么呢?

不久,答案揭晓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