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时风韵 > 第712章 混乱全文阅读

淳佑三年十月,经过充分准备的李易发动了闪击战,对,是场绝对的闪击作战,超越时代的战争方式。

为此,他对各部进行了调整,压缩各将的编制,使之更加的灵活,裁撤人员也按照将编制,作为军的预备队。

他集结羽林军、背嵬军三千骑,宣武、宣毅、神机三军,加上夔州左右军、新成立的成@都前、后、中军,南平番军左右军及四川制置使司水军大小船只千艘,水陆并进东下。

率先打响第二阶段战争的还是王柏,他以整顿的五千马军为前导,这些都是精锐的双马马军。

首先突破罗田防线据点,以两万步军为后盾,马军狂飙东进,根本就不夺取城池,以战养战不断推进,引起了各地守军的极大恐慌,连孟珙又有几分意外,这是要做什么啊?

旋即就是蜀川大军水陆并进,接近二十万马步军沿着大将东进,半数在船上跟进,随时支援两岸攻伐的部队,他们比更不以攻城拔寨为目地,而是坚定不移地向前挺进,粮草甲仗补给全部走水路,避免了路道被阶段,当然不放过宋军的任何水军战船,战斗效率相当的高。

这个时代的闪击战,自然无法跟后世机械化时代相比,只是平均的行军速度,已经是当代绝对的最高峰。

在安庆府甚至追击到大雷池,也把上万宋军水军战船歼灭,绝不放过任何对水道有威胁的力量存在,沿途宋军根本就无力阻挡,甚至有人眼看形势不妙归顺。

毕竟李易打出的口号并非猫腻,而是大义凛然的清君侧在传播的那些出兵辩解,早就直接指出朝廷的弊端,趋于保守无能的决策,导致连年遭受蒙古人的侵犯,沿江各军州民不聊生,富饶的大江鱼米之乡竟然饿死了人,简直就是笑话。

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也有很多人为之不满,李易固然实质性攻伐朝廷,打出的旗号却还有几分蛊惑,那些实在坚守不住又有心思的人,自然有了归顺的借口。

孟珙的两翼存在战术顿时失效,人家就不去跟你打,而是闷着头直奔大江而去,连运送粮草也是靠着船队,他实在是无能为力,两次用兵企图截断东征的蜀川大军,却遭到艨艟支持的马步军有利抵抗,哪怕数次击败了拦截队伍,却只能在江边看着无能为力,大江实在是太宽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造船似乎有点晚了。

转而汇集各地兵马十余万人,其中有四万襄阳守军,会同进攻荆湖南路,企图打败留守的蜀川大军,切断李易的后路,来个瓮中捉鳖,把李易困死在江右。

此时,大宋朝廷在李易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已经完全放弃条件,立即和蒙古人达成盟好,甚至不惜每年输送岁币四十万的代价,换取蒙古军配合对付李易。

蒙古人也看到了李易的强势,稍有眼光的人都能看出来,李易的势头绝对是直接对临安发动进攻,这可是憋足劲破釜沉舟的作战,让他们感到了十分的不安。

窝阔台很快做出了决断,李易超出了他预期的打算,真的不顾一切南下,恐怕会出现不可控的局面,他的目的是要双方陷入无休止的争夺战,达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效果,决不允许任何人取得压倒性优势。

前方的蒙古军大帅得到了命令,自然明白自己该干什么,阔端和塔海立即行动起来,

二十余万蒙古军分成三路南下,成纪县首先遭到了进攻,上官昭以数千忠孝军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战斗,连续二十三天的防御战,打的蒙古军连连败退,为蜀川防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仙人关和巩州同样爆发战事,无论是陈敏还是呼延信,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上官昭出色完成了任务,却在成功撤退途中出现了差池,接应的忠孝军晚了半步,让他陷入了追兵包围,左右冲突接近两个时辰,身边将士全部战没,他最终力战不屈而死。

消息传来蜀川大为振动,是因上官昭的缘故,才能震慑忠孝军为李易所用,他的阵亡直接导致洋州忠孝军混乱,呼延信不得不从捉襟见肘的兵力中,紧急调遣数千人进驻。

但是,洋州局势越发的混乱,终于有人打着朝廷旗号逆起,各军顿时相互攻伐,引发了大的混乱,让利州两路防线后方不稳定,被蒙古人趁虚而入。

呼延信也是果断之辈,眼看蒙古军沿着小道进入洋州,不得不改变原定的计划,各部提前化整为零,进入各自的堡寨防御,主力则汇集兴元府的定军山。

蒙古军除了在巩州攻伐的部队,被陈敏耍的疲于奔命,其它两路陆续进入利州东路,不断向大安谷地逼近。

一时间,蜀川形势遽然紧张,成@都府的氛围也相当的压抑,流言纷起说是李易大限已到。

面对相当危急的局势,许杰直接坐镇遂宁府,调动整个蜀川的甲仗钱粮,为各条战线提供保障,吴天佑也亲自奔赴剑阁坐镇,准备抵抗可能到来的蒙古军,王孝仁、苍进二人坐镇成@都府,也是汇集甲兵不断操练。

整个蜀川内的极其不稳定,可以说是万分的艰难,万一真的乱了起来,恐怕李易在前方的成果瞬间化为乌有。

大宋的使臣和蒙古人的细作,暗中勾结再次掀起了叛乱,并且勾结西山吐蕃各部首领,声势颇为浩大,内部数千人遽然发动攻击官府兵营,外部六七个吐蕃部族进攻雅州。

内忧外患频频发生,就在叛乱再次发生的时候,南玥出乎意料地站了出来,以李易夫人的身份出面稳定局势,得到了李慕白和王孝仁的支持,他们迅速掌控了驻扎的背嵬军。

南玥亲自奔赴城外忠孝军营寨,斩杀三十余名惑乱人心的叛贼,稳住忠孝军人心,然后里应外合合力剿杀叛军。

经过险象频生的乱战,总算是把叛乱平息下去,南玥却像是换了个人,原本反对李易过度杀人的她,真正经历了平息叛乱,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和愤怒,对那些叛贼举起了屠刀,杀的连李慕白也为之咂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