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其它小说 > 名人诗传 > 第三卷诗里诗外第一辑怀念伟人邓希贤全文阅读

怀念伟人邓希贤

邓希贤(1904年8月日~1997年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创立了邓晓平理论,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读书作为邓老的一个爱好并不广为人知,他在南方谈话时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让人们误以为,邓老是个不怎么读书的人。其实,邓老一生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邓老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呢?人们会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确实,邓是个金庸迷,但他读武侠只是偶尔作为消遣,放松紧张工作的头脑。实际上,邓老看的书很多,远不止武侠小说,真正是博览群书。他生前用过的书房有40多平方米,大半屋子堆着的都是曾经阅读过的书籍,囊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邓的女儿邓榕说:“我们家的藏书,什么都有。中国历史方面的,中国文学方面的,外国文学方面的,还有许许多多外国历史、回忆录、传记、哲学等方面的书。当然,还有许多马列主义书籍。”中国古典史书是邓老情有独钟的。卓琳回忆邓老有“三爱”,其中之一就是爱看中国历史经典书籍。在历史古籍中,他最喜欢读的是《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他还通读了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邓老还喜欢外国人物传记,看得非常多。主要是跟“二战”、跟他自己的军事生涯有关的,比如前苏联的朱可夫回忆录等。老邓的老部下张震回忆说:“邓老特别聪明,他从来没上过军事院校,但是却能指挥千军万马。”其实,这也与老邓读的书有关。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期间上过军事课程,在苏联名将的指导下学习了军事理论,必然也读过军事类著作。

邓老看的书和他的思想一样,是新鲜活泼的,言之有物的。对于马列主义的理论著作,邓一直坚持学习和研究。但他很注意方法,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他没看过马恩全集,看的是选集,通读了列宁全集。早年留学法国,邓希贤“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并加入了zhon**。他在法国所读的主要是《共chan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书籍。这些书籍,为他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至死不渝。199年邓老在南方谈话里回忆说,这些书籍,是他的“入门老师”。196年他到莫斯科留学,深感“对于共产主义的研究太粗浅”,下定决心“能留俄一天,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于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后来他一直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国后,在紧张的革命和建设年代里,仍然抓紧点滴时间读书。“文ge”期间,邓被下放江西。1970年11月,邓希贤给中央写了到江西后的第一封信,特地附函,请有关同志如果方便就把他的书托运过来,可见他对书籍的爱护和珍惜。后来,这些书籍陪伴了他蛰居江西的日子,每日都读至深夜。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希贤:“文ge”岁月》里饱含深情地回忆:“在孤寂的年代,靠着读书,可以疏解寂寞,可以充实生活,可以增长知识,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安静心灵。父母亲都喜欢看书,在闲暇的午后,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书,陪伴着他们共度岁月。”这段安静的读书岁月,邓希贤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看书,边看书边思考,在院子里散步,不断地反刍着书本,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最终在第三次复出后引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新路。1996年1月的一个清晨,他一觉醒来,觉得呼吸不畅。按照过去多年的习惯,他本应走到卫生间里去洗脸刷牙,然后坐在一个小方桌子边上喝一杯茶,开始吃早餐,有牛奶和鸡蛋。秘书通常在这时进来,把他要用的东西放在办公室里——眼镜、手表、放大镜,还有一摞文件和报纸。他把这一天剩下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办公室里。这里有一个办公桌,但他不喜欢坐在那里,通常是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批阅文件或者翻看报纸。他喜欢看地图,喜欢翻字典,有时候看看《史记》或者《资治通鉴》,但他更喜欢看《聊斋》。他喜欢打桥牌、游泳、看人家踢足球,但他最经常的运动是散步。他喜欢散步,对他来说,那是锻炼,是休息,也是思考。有人说这是他在“文化da革命”被贬、离群索居在南昌郊区那个小院子时养成的习惯,那条著名的“老邓小道”就是他在那三年里踩出来的。现在,在京城中心他家的院落中,也有这么一条小路。每天上午10点钟,护士就会进来,提醒他出去散步。他的贴身工作人员精心丈量过这个院子,说它长50米,宽40米,绕院子一圈是188米。还说,“中国的许多重大决策,是他在那条小路上边散步边思考出来的”。可是这个早晨,他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了。咳嗽不止,令他不能正常呼吸,不能下咽食物,更无法完成他的这些活动。身边的医生已经不能应付这个局面,只好把他送进医院。

从他的家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也叫三○一医院),不过十公里,可是在那一天,这是世界上最漫长的十公里了。“没有想到,他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卓琳后来这样说。他的车子经过京城最重要的街道长安街,经过天安门广场和中南海的新华门,经过熙熙攘攘的西单路口、复兴门和军事博物馆,一路向西驶去。这是一个非常时刻,可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014年月19日是邓希贤逝世17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爱戴邓老,感谢邓老,怀念邓老,是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邓老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zhe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老,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诗为心声,歌颂伟人,请看《总设计师邓晓平》:

自古四川圣贤多

出海留洋邓希贤

勤工俭学赴法国

传播革命《赤光》编

油印博士圆脸盘

英气勃发意志坚

加入中国共产党

救国救民寻圣哲

献身革命为理想

巴黎转赴莫斯科

中山大学读书香

学习马列求变革

回国协助冯玉祥

西安军校当教官

传播革命火种燃

西安来到江城间

八七会议遇到毛

进入中央文秘担

支持武装暴动潮

希贤改名邓晓平

派往广西重担挑

发动百色起义成

创建红军第七军

政治委员邓晓平

组织龙州起义军

建立右江根据地

武装斗争建功勋

开辟农村根据地

广西红军斗敌顽

东征转战数千里

广西红军入赣南

汇合中央红军顺

反击围剿战犹酣

反对城市中心论

王明路线打击邓

撤职关押又审问

坚持真理不怕整

忍辱负重去办报

身处逆境忠心耿

主编红军红星报

编辑排版一身兼

彰明较著胆气豪

随军长征道路艰

列席遵义扩大会

匡济时艰人胜天

长征胜利到陕北

开展抗日游击战

一二九师邓领队

晋冀鲁豫战功建

解放战场更驰骋

刘邓大军英雄汉

强渡黄河旌旗盛

千里跃进大别山

狭路相逢勇者胜

插敌心脏利剑安

逐鹿中原针锋对

战略进攻不畏难

淮海战役总前委

指挥歼敌六十万

渡江横扫敌崩溃

挥师解放大西南

平匪建设固边陲

和平解放西藏欢

负重赴京重任委

老邓首进中南海

勇斗高饶策略慧

坚持原则除祸害

日理万机总书记

赴苏舌战有能耐

造反夺权文ge起

首当其冲入险境

“炮打”蒙受窝囊气

林贼签署一号令

老邓逐出中南海

遣送江西望城岭

监护劳动失风采

历经三年磨难成

林贼叛逃死国外

总理机警启贤能

老邓二进中南海

柔中有刚棉藏针

治国安邦却无奈

全面整顿见成效

江禽阴谋搞破坏

倒行逆施邓苦笑

批邓反击翻案风

危难之秋遭声讨

总理病逝天寒冬

晓平二出中南海

上海帮派害人虫

主席逝世谁主宰

一举粉碎四ren帮

老邓三进中南海

众望所归又复祥

三落三起打不倒

艰难复出斗志昂

真理标准讨论好

两个凡是无市场

战略重心转移巧

科教兴国春雷响

坚持四项大原则

拨乱反正指航向

联产承包促改革

宏伟蓝图总设计

经济体制大变革

富民强国路开辟

发展战略三步走

改革大业跨世纪

中英香港谈判久

一国两制战略宏

香港澳门回归候

历史决议下苦功

分清功过是非明

科学评价毛澤东

举重若轻邓晓平

解放思想国运兴

实事求是方向明

中国百万大裁军

和平诚意惊世喜

反对军备竞赛真

发展才是硬道理

改革解放生产力

中国特色立新异

审时度势大胆试

经济特区看得准

特区姓社不姓资

不再折腾不争论

一心一意搞建设

对外开放改革顺

南方谈话是鞭策

晓平理论指方向

民族复兴改革热

万众一心大胆闯

长治久安强国志

四化伟业来开创

废除领导终身制

新老交替制度改

身体力行退休始

邓老三出中南海

置身家庭度晚年

功高深退树表率

深化改革艳阳天

三个有利标准拥

基本路线管百年

继往开来改革统

二次革命惊天地

丰功伟绩千古颂(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