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晋宏图 > 第296章 天子门生全文阅读

良久之后皇帝问道

“如今京城之内除去南衙卫,北抚军等一些的守卫部队,能调动的还有多少?”

卓从飞想了片刻开口道

“除去这近两万人之后,龟磁还有四万多人的机动部队,可以随时出发。”

皇帝点了点头

“只怕大战马上便要来了,那个臭小子得赶紧赶回来才是啊!”

等二人走后,皇帝将永昌侯以及安丰侯叫进宫来,吩咐一声之后二人如临大敌,马上出宫便去准备。

公元七百年

晋成武六年正月一日

距离前朝灭亡已经过去了整整了七年半之久了。

大夕亡于公元六百九十三年,而晋国如今也已经立国六载了,而也正是八世纪的这第一个月,影响千年多之久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了。

在这新年的一天,可以说是极度的不平凡,说他不平凡不止是因为今天是新年,而也是因为三日后马上便是科举制度的最后一次选拔了。

来自各地的学子们有不少的全都往西京城赶去,来参加科举考试,也就是会试。

能达到这一级别的学子也有不少人,能有此规模的学子也要得益于前朝对西域的汉化。

科举考试分为几个等级,几个等级上面又分为武举跟文举,在这下面分为

童试,在县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以及秀才,乡试,在州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以及举人,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以及进士。

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以及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以及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以及榜眼,三名是武探花以及探花。

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或者“赐进士出身”资格。

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以及“同进士出身”资格。

而且考题是有皇帝或者由主考官亲自提笔,而要想担任主考官也必须得具有渊博的学识。

而如今整个晋国,在已知的人物里面,能够有资格出任主考官的也就只有严,裴,穆三公了。

而此次文举的主考官正是严澄以及太子。

而此次武举的主考官乃是秦王以及裴子陵,仝全忠,符忠义。

可以说对于此次的科举考试皇帝可以说是非常的重视。

三日之后,科举考试如约开始。

对于这第一次的科举考试,晋国上层还是略显紧张以及期望的。

紧张的是毕竟第一次,生怕出现了什么叉子,期望的是可以多多出现几个可以为国效力的人才。

央央学子,几人欣喜,几人愁,结束之后,整理出来名单。

此次武进士有足足的四人,进士则只有三人而已。

上报上去之后,皇帝看了这一份名单,没有多大的失望,如今能出现这个这个局面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毕竟是第一次科举,况且整个西域的文化程度以及经济实力是远远不能与中原相提并论的,如今还能剩下七人,皇帝已经很是欣慰了。

皇帝也曾要求降低考试的标准,但是很快便遭到了改革二人组,严澄以及裴子陵的强烈反对,经过二人的一番说辞之后皇帝也点头答应放任二人去做。

如今出来七个进士,皇帝考虑的乃是要不要继续举行殿试。

如今便已经只剩下七个进士,如果要是在举行殿试的话还能剩下几人呢?

如果一个人不剩下,那此次的科举能否算得上成功呢?

对于此事,严澄以及裴子陵二人纷纷找上了皇帝,要求如期举行殿试。

严澄正色开口道

“我们需要的是正真的有学识之士,可以为国效力之士,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考题都无法完成,日后到了朝堂之上,军队之中,地方治理,能有什么作为?

况且,就算没有进士,我们还有不少通过童试,乡试的秀才以及举人,对于这一笔不菲的财富,就算此次没有一人通过殿试我们的科举能算得上是失败吗?”

听完严澄的这一番话,皇帝顿悟了,倒是自己的胃口大了,终究是自己的双眼被蒙蔽了,是啊!

没有了进士还有举人,没有了举人还有秀才,如果这第一次科举制度便为了所谓的人才放低难度,那他还算是什么人才,把这个不好的印象留给后人,那后世之君岂不是有样学样吗?

所以,这个先例不能开,皇帝允诺了严,裴二人,颁旨七日之后如期举行殿试选拔。

到时候皇帝会亲自到场,见证这来自晋国各地通过种种考试的优秀人才。

一国百万的百姓,出现了七位的进士,可以说是非常的可观了。

要知道在前朝,最鼎盛时期人口可是高达九千万,那个时候可真的是盛世,察举制每年也就是百人多而已,虽然制度不一样,但是如今一百万的人口能出出现三位进士,四位武进士,也可以说是很好了。

对于这一点,身为操刀者的严澄跟裴子陵可是清楚得很,所以他们才力谏皇帝举行殿试。

几日之后,皇宫当中,皇帝亲自到场,七位进士第一次见到了皇帝,一个个战战兢兢,皇帝显得和颜悦色

“诸位学子不必紧张,今日就当朕是个看客,不必理会朕,尔等尽情发挥即可。”

随后皇帝气势如虹的说道

“今日不管你等排名如何,既然参加了这殿试,朕便破一次例,出去之后你们七位全都是朕的门生。”

这一招用的好,不但笼络了这七人为皇帝自己效力,而且还给了这七人定心丸,那可是天子门生,出去之后谁不给自己几分薄面呢?

学子们怀着各自的心思开始了他们人生当中步入官场的开始。

随后皇帝看向严澄点了点头,严澄示意,考试随即开始。

此次的文举考题乃是严澄所提,皇帝也非常认可。

三位进士落座之后开始答题,因为皇帝的到场多少对他们还是有一些影响的,发挥不稳定也属于正常现象,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他们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