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逐鹿 > 第五十二章 简在帝心全文阅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呼啦啦的一群人,直接跪倒在地,三呼喊行礼。想想也奇怪,人的膝盖要是弯了,动不动就跪拜也不觉得难堪,起初公孙翊刚到古代,对于跪拜这样的大礼是比较反感的,但多跪了几次,也就顺其自然了。

这就好比满清的汉奸大臣一样,天天自称奴才,见到旗人就跪拜,丝毫不觉得当奴才有什么耻辱。不过第一次面圣,行跪拜大礼,公孙翊倒也没有觉得别扭,面对这样的大势,他要是装逼不跪拜,那才是作死呢。

“平身!”崇祯大手一挥,这才在主位上坐下。一身黄龙袍的崇祯,往哪里一坐,自有一股威严态势,说起来如今的崇祯皇帝年纪并不大,算起来今年也才二十九岁,可谓正当年,风华正茂的年纪。

但你要仔细看的话,他的鬓角竟然出现了一缕白发,眼中更是透着一股沧桑感,想想这般年纪的一个皇帝,却比寻常人还要苍老,可见他这个皇帝做的有多劳累。

“诸位都是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之才,然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诸位可有安边定国良策?”崇祯上来就直奔主题,直接询问起了满堂的新科进士们,可见他内心对于国家安定繁荣有多么的渴望。而实际上历史上崇祯皇帝在文华殿询问的原话是:“边隅多警,何以报仇雪耻?”

“启禀陛下,小臣以为当整顿吏治,吏治清明,则国家富裕,边患也就不足为惧。”作为今科应试第一名的邹式金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出列道。

“退下吧。”崇祯点点头,并未点评。

没有态度,其实也就说明了态度,很显然邹式金的这个回答,纯属老生常谈,没有丝毫作用。作为主考官的薛国观此刻坐在一旁,见皇帝对自己看好的邹式金态度冷澹,心头顿时一惊。

“陛下,小臣认为光整顿吏治不足以定边,还当练精兵,恢复九镇边军兵力,则敌酋不敢近矣。”杨琼见邹式金的回答并没有获得皇帝的赞赏,脑筋一转的话,当即出班奏道。

“朕知道了。”崇祯这会的态度更加冷澹,显然杨琼这番见解,连拾人牙慧都不如。

接下来又有数人出班奏对,但回答都没有获得皇帝的肯定,不过崇祯也并没有表现的太急躁和不耐烦,毕竟组织殿试问策已经好好几次,他早就过了第一次主持殿试那种为国选拔出无双国士的期盼劲。

就在前排的新科贡士们奏对之时,公孙翊对身前的陈鼎小声道:“元之兄,抓紧时间出班奏对,你只需要说‘以臣所见,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功业自建’,然后阐述一番咱们在济州运河杀贼之事便可。”

“啊!”就在陈鼎疑惑之际,公孙翊却一把把他给推了出去,而这会魏藻德也正想出班,但见陈鼎站了出来,便只得收回脚步。

“启禀陛下,以臣所见,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功业自建。”陈鼎倒也没有怀疑公孙翊会害他,当下忙应声作答道,接着又阐述了在济州运河上协助公孙翊杀贼,并抓获奸建奴细梁掌柜之事。

陈鼎口才不错,有些细节他也说的很惊险刺激,并不像崇祯在奏章看到的那般死板简单,所以皇帝听得十分认真,尤其是在听到惊险之处,眼中还闪过一丝忧色。

“不错,元之实乃大才,堪为国用。”崇祯忍不住发出了一句赞赏,接着目光扫过人群问道:“公孙翊何在?”

“下臣拜见皇上。”公孙翊听到皇帝点名,这才出班躬身再次行礼。

“抬起头,近前来。”崇祯由于天天熬夜批奏折,眼睛早就生过眼疾,用现代人说法,就是他已经属于中度近视,若是继续下去,必然会导致更严重的近视。

“遵旨。”公孙翊这才昂首抬头,大阔步走到台阶之前。

“果然是仪表堂堂,古之美男子怕是也不过如此。”崇祯抬头打量了一眼公孙翊,接着笑道:“你在山东办的事情,朕都知道,而且朕还知道你曾在金陵留下一段风流佳话,甚至还听说你骂钱牧斋是冢中枯骨?可有此事?”

“小臣惶恐,不敢隐瞒陛下,实在是那钱牧斋仗势欺人,小臣无奈不得不反击,不当之处,还望陛下责罚。”公孙翊忙跪了下去,但语气却铿锵有力。

“起来说话。”崇祯摆摆手,道:“钱牧斋这个江左文坛领袖,都败在你手下,可见你这个后起之秀不简单嘛。”

“陛下缪赞,小臣愧不敢当。”公孙翊平静的再次谦让道。

“好了,言归正传,朕想听听你对朕的回答。”崇祯当众与公孙翊谦和的对谈,完全惊呆了在场的新科贡士,甚至薛国观和蔡国用都大感意外,他们是真没有想到皇帝会对公孙翊这样一个少年新科进士如此看重。

至于邹式金和杨琼脸上更是一阵苍白,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公孙翊竟然早就圣卷正隆,自己跟他过不去,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回禀陛下,臣不敢说,若是陛下要臣说,请容臣单独面奏。”公孙翊微微低着头,沉声请求道。

“看来你是有惊世之言啊。好,朕准了。”崇祯这个人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而且还有十分重的疑心病,但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他一旦看重你时,他就会毫不犹豫的重用你,但你要是一旦辜负他的信任,没有达到他期望值,那么你的下场同样会很惨,比如有名的袁崇焕,开始他是重用信任的,但之后的结果谁都知道的。

接下来崇祯皇帝又听了一些贡士的回答,便宣布策问结束,并宣布恩荣宴择日举行。眼看着皇帝单独召见公孙翊,一干新科进士们无不眼红妒忌,其中邹式金则是忐忑不安,杨琼却是后悔不已,魏藻德则是五味杂陈,他不知道为何陈鼎会把自己想奏对的话给先说了。

历史上魏藻德的奏对,正是陈鼎的奏对,也正是因为这句奏对,崇祯皇帝认为魏藻德人才难得,所以点了他为头名状元。

待所有的文臣士子都离开后,文华殿也就剩下几名贴身的太监,以及门口的禁卫军,崇祯目光随即落在公孙翊身上。

“请陛下恕罪,若下臣有不当之言,还望陛下饶恕臣无罪。”公孙翊可不是一个找死的人,若是没有皇上的金口玉言,有些话他是打死不敢说的。

“朕准了,凡今日你所言,朕皆赦你无罪。”崇祯皇帝这会是真被公孙翊勾起了好奇心,他倒是想听听这个少年才子,究竟有何壮志豪言。

“臣叩谢陛下知遇之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公孙翊不在迟疑,当即行大礼跪倒在地:“下臣有上中下三策进言,上策是集中全国兵力,以雷霆之势屠灭造反的逆贼,而对于归附的百姓则重加抚慰,分派耕地,实行摊丁入亩之策,则逆贼可平。逆贼平,则建奴不足为惧。”

“中策则是继续执行杨督师的围剿策略,同时派一名亲王坐镇金陵,整顿江南的吏治,漕运,丈量田亩以及征收商税,只要江南有源源不断的税赋上来,我大明就不愁财政开支。正所谓手中有粮,遇事不慌。”

“下策则是陛下圣驾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