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我和太爷当兄弟 > 第193章 联手全文阅读

事情也的确是和司亮想的一样,以沙克逊为首的几大犹太家族在得知了司家的背后是米国人之后,就开始退缩了。

在他们看来,他们这样的家族为了一点生意上的损失和司家这样的泥腿子硬碰硬是不值得的。而且这个时候的沙逊家族为了躲避战争,所以将一部分的生意都转移到了华夏,这其中当然啊就是包括犹太人的老本行放高利贷,

犹太人放高利贷的行为可是被写进了文学作品《威尼斯商人》当中。

因为有着英国政-府撑腰,所以犹太人在魔都的高利贷生意是做的风生水起的。

而鸦-片生意又和高利贷联系最为紧密,没钱卖鸦-片的民众从这些人手里借贷,最后还不上,变卖家产等等。

可以说沙逊家族为首的犹太人他们赚到的每一笔钱都是夏人的血汗钱。

原本他们开可以继续经营鸦-片生意到二战,可是因为司亮的扇风点火,让英国内部一些人对于沙逊家族为首犹太财团开始不满。尤其是摩根出面催促英国政-府还钱的时候,稍微提了一下这几家的名字,

于是已经被缺钱给逼得走投无路的英国政-府就将目光放到了印度。

这也是司亮故意的,就是为了避免这些人将目光放到司家的身上。

司亮可是清楚他帮着巴赫救济得国的民众。可是将得国的犹太财团给得罪的不清啊,这些人在欧洲可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不然当初也不会要挟得国政-府在停战书上签字。

所以从一开始司亮就没想这彻底的和这些人翻脸,毕竟现在司家还有很多的设备是要从国外购买的、而购买这些圣杯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军火走私的这条线路也就成了司家的主动脉之一,要是出了问题,会大大的拖慢司家在永州的工厂的建设。

所以从一开始司亮就是想着能够和这些人合作,避免生意受到影响。

可是德国犹太财团想的不仅仅是要从司家的手里将生意抢过去,还要将司家给彻底的踢出去。重新找人来代替司家。这就是司亮不能忍受的。

所以尽管知道算计德国犹太财团会得罪他们在米国的亲戚,但是司亮也顾不上这些了。

毕竟别人都已经将司家看成是绊脚石,那司家又何必继续忍着。这才有了司家和沙逊等家族在魔都的鸦-片大战。

所以虽然沙逊等家族停止了针对司家,可是司亮并没没有停下来,而是在和黄金和杜月笙达成协议之后,由青帮出卖,由司家和陈家联手江浙财团插手魔都的高利贷的生意,

这也是算是司亮为了缓和青帮和司家的矛盾做出的让步了。

虽然之前青帮也在放高利贷,但是选择的对象都是一些小商贩之类的人,而这次司亮和陈家联手针对的是魔都的大商人,尤其是司亮还知道明年的时候,常凯申的交易所就要出问题了,司亮就更想在这个时候介入到魔都的高利贷的市场,算是先打响名头。

这样做除了沙逊等犹太家族抢生意之外,还有就是为了保存魔都工商业的元气。

虽然司亮的魔都之行没有成功但是司亮也从大卫的调查报告中发现了随着欧战的结束,大量的外国资本开始涌入到华夏,开始在各行各业和华夏人展开竞争,可是由于政-府的软弱加上华夏的工业基础一片空白,所以逐渐的在和洋人的竞争当中落于下风。

包括一直宣称实业救国的张静江的产业也不例外。他现在的产业虽然看上去还很兴旺,可是洋人已经开始在各方面他的生意进行打压,

同时常凯申的魔都交易所虽然替他们赚到了一些钱用于革命,可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见到常凯申等人在交易所轻松的就转到了钱,使得很多人开始筹建交易所,

司亮可是清楚一旦有人盲目的跟风,就算是再好的生意到最后也肯定要出问题的。更何况凭着现在华夏的市场情况,能有一个交易所就可以满足全国的情况了,

可是到司亮接到大卫的电报的时候,魔都已经有了十多家的交易所准备挂牌了。

而且大卫调查还发现,虽然沙逊家族等暂停了鸦-片的生意,可是他们并没停止活动,而是将目光放到了交易所的事情上。

司亮可是知道一旦外资再次涌入,和国内游资一道,不问缘由,盲目跟风,一起进入股票交易市场,交易所这样的虚拟经济是红火了,也可以让很多人赚到钱,可是这样的话,就没人去做实业。

可是实业却是虚拟经济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些实业支持,那交易所的证券就是毫无价值的废纸。

所以为了能够等到将来的股灾爆发的时候保存住魔都实业的一点元气,司亮决定这个时候介入到魔都的高利贷市场。而且面对的对象就是这些实业家。

司亮可是清楚一旦陷入到炒股的陷阱中,再想出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而且,司亮相信他能够发现交易所的隐患,沙逊等犹太人不会发现不了。

按照犹太人对金钱的追逐,这样好机会,他们是不会放过的。而且在魔都的英国人也不会放过薅羊毛的机会的,

要知道这样的事情,英国人可是有前科的。当年橡胶风波就是英国人设计的圈套,使得魔都大量的百姓破产自-杀。大量的士绅不得不变卖家产还债。

在这场股灾当中,作为英国人的麦边和其他的橡胶公司故意将橡胶股票的价格从六十两疯狂的炒作到了一千四百五十两,引得民众是争相竞购。

可是随着米国在1910年中开始实施限制橡胶消费的政策,导致国际市场上的橡胶价格暴跌,同时麦边所创建的的兰格志公司高管羊言回国,一去不回,

使得橡胶股票价值一落千丈,

后面的情节和世界上发生的的金融危机都一样情况,大规模的恐慌导致了整个市场抛售股票的狂潮。当时魔都共有91家钱庄6000余万两白银投资在橡胶股票之中,亏损过半。

可是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仅是民众损失惨重。而且因为这次的股灾当中还使得大量的晚清许多高官及其子弟门生甚至官方资本都有资产套牢。

在这些人的施压之下,清政-府被迫紧急出资救市,可是当时的清廷手里已经没钱了。

为了筹集资金,清廷不惜以抵押江南盐税以及推迟庚子赔款,筹措数百万辆白银救市,然而杯水车薪。此时的股市已经不是这几百万两银子可以救回来的,

之后为了弥补救市造成的财政亏空,清政-府只得开始收回原来商办的铁路运营,从而诱发了蜀地的“保路运动”。

为了镇压保路运动,清政-府急调湖北驻军,造成武汉守备空虚,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成功爆发。

当然司家也正是借着这次的机会从股市当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才支持司家的生意在后续极速的扩张。

可是像司家这样的能够在这次橡胶股灾当中获利的国人可是非常的少,大头都在外国资本给拿走了

。要知道当初橡胶股票发现的时候,当时报纸上是这样批评全民去炒股这件事的,说“可异者市中尚有不知橡皮为何物者”,就是说很多炒股的人根本连什么是橡胶都不知道,照样炒,而且“投出多年的积蓄尚且不以为足,进而变卖家人的衣装、首饰等物,竞相购买橡胶股票”。

就如前面提到的连许多的银号都因为看到股票不断的涨价,最后也将银号的钱都投入到了股市当中,

这也是清廷在股灾爆发之后,就算是手里没钱,也要去救市的原因之一,那就是想要稳定住魔都的金融的稳定。可是清廷却没有考虑到蜀地百姓当年为了修铁路叔全民支持,可是最后却被清廷招呼都不打就给拿走了,当然要站起来反对了。

所以最后的结果才会这么的严重。

在事后有人统计过这次股灾在魔都和伦敦损失的银两加起来大概在4000至4500万两白银之间,而当时清政-府的可支配财政收入不过1亿两左右。

如此巨款的外流,让清政-府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也正是以为数额巨大,所以后期清廷的数百万两的银子要救市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作用。

而这些银两最后大部分都落入了英国人的手里。而这些英国人里面就有沙逊等犹太家族的身影。

当年虽然司亮没在国内,但是作为太爷身后的军师,司亮可是帮着太爷从头忙到尾。

要不是司亮的提醒,太爷大概也会像当初的魔都钱庄那样,直接被套牢,最后破产清算。

而从大卫发给司亮的电报上,司亮也发现了,此时的魔都交易的的情况越来越像当初的橡胶股票的前期。

股票价格不断上涨的时候,民众也是一窝蜂的拿着钱要买橡胶的股票。

再加上沙逊家族领头开始在暗中调动资金进入到华夏。司亮就知道这些人肯定是盯上了交易所。

可是司亮虽然让太爷借着陈果夫的嘴提醒了常凯申等人,可是他们都没有放在心上。而且司亮还从大卫传递的电报上得知江浙财团内部有些人不仅不信,还嘲笑司家,说司家是因为得罪了英国人,没办法光明正大的出现在魔都。

可是见到他们这些人借着交易所的平台赚的是盆满钵的,所以心生嫉妒,想要吓唬他们,让他们退出交易所。

虽然司亮早就知道自家和江浙集团内部的一些人恩怨很深,就好像当年的橡胶股灾的时候一样陈其美见到他的江浙老乡将全幅身家都压倒了股票上,所以就出言提醒了。可是谁知道好心却没好报,在股价大跌的时候一些人就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陈其美的身上。

这也是陈其美出事之后,他们老家却极少有人愿意帮陈家,就是因为这些人吧股灾的事情都怪到了陈家身上。后来这些人知道了陈家的背后还有司家。于是连带着将司家也给给恨上了。

这次也是一样的,司亮可是好心的提醒这些人,结果却还是遭到讽刺,这就让司亮不爽了。

所以原本想要等风头过去之后,才派人到魔都进行准备工作的司亮决定现在就开始派人准备。

因为司亮知道要是真的再来一次像橡胶股灾那样的金融风暴,那国内的工商业再想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就恢复元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当初的股灾波及的范围可是富庶的江浙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东南沿海的大城市,最终的结果是使得全国工商业遭受重创,清末新政的成果毁于一旦。

而能够在之后迅速的恢复,还是因为欧战的爆发,英法两国国内的工业被打烂了,所以才需要从从华夏等国采购物资,变相的刺-激的国内工商业的复苏。

要是再来一次,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

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虽然遭到了一些讽刺,可是司亮依然准备等到这些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实施援手。

所以司亮和太爷商量之后,就让在魔都的陈果夫和陈立夫兄弟两行动起来。

陈果夫和陈立夫拿着从黄金荣和杜月笙手里拿来的赔偿开始在魔都物色纺织厂和印染厂。

当然这中间还是少不了张静江的帮忙。

虽然司亮还让太爷些了一封信给这位。可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让司亮满意。因为从张静江给太爷的会信当中,司亮发现张静江虽然在太爷的提醒之下,对交易所的交易规则进行了一些调整。可是司亮知道这些调整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而且,因为交易所交易规则的简陋。使得交易的时候有大量的空子可以钻,而这些问题不解决,隐患始终还是会存在。尽管司亮已经让太爷特意在信中提醒张静江注意避免重蹈覆辙。弄成和橡胶股票一样的巨大的金融风波。

可是,江浙财团和司家之间的矛盾不是一时半会就会化解的。

而且司家也从来就没想要过妥协,。

不然当初江浙财团针对司家的生意的时候,司家先和江浙财团先开战之后,才进行的谈判。

这就让张静江作为江浙财团当中的领头人之一,想要接受司家的橄榄枝也会顾虑重重。也正是因为张静江的回信让司亮决定甩开这些人,司家自己来做事。

所以,司亮悄悄的联系了米国的摩根家族,和老摩根进行了一番谈判之后,让摩根同意替司亮提供资金。

同时司亮知道这次的事情是从英国人,东瀛人,法国人的口中抢夺食物,所以单单是靠着司家的力量克应付不了洋人的后续的报复,

所以,在获得了摩根的资金之后,司亮还联络了洛克菲勒,让他出面帮忙说动其他的财团在这次的交易所的事情上插上一脚。

司亮是料准了这次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受到的委屈,洛克菲勒等家族不会无动于衷。

要知道此时的米国的工业产值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可是此时的世界老大还是英国人。原本威尔逊以为在巴黎和会上,米国人可以借机插手国际次序。结果就是最后他提桉都被英法两国给无视了。

让威尔逊这位米国总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同时米国财团原本想要借着这次的机会扩张他们的势力,结果也落空了。

更让米国财团气愤的是,米国从上到下都指望着英国能够偿还的贷款,也被英国人耍赖给拖延下去了。造成了米国国内经济的动荡。

这些事情。米国人克不会忘记的。

而现在司亮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既可以赚到钱,也可以教训一下英国人的好机会。所以就算是和司亮有矛盾的杜邦家族也同意加入到司亮的计划当中。

当初英国人为了让米国人介入到欧站当中,可是向米国人许下了很多的承诺的。可是在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人却不愿意兑现这些承诺,弄得作为中间人的摩根压力巨大,在米国国内也受到了其他的财团的指责。

虽然因为英国人势力庞大,最后米国人咽下了这口气。可是并不表示米国人就忘记了这件事情。米国当初参战也是逼于无奈的选择。

欧战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从米国购买了大量的农产品,工业品,军用物资。让米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长进,使得米国各个阶层的人都获得累好处。

所以当英法为首的协约国面临失败,而米国的100亿的战争贷款就要泡汤的时候,米国只能是站在英法为首的协约国这边。所以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米国人指望的战争贷款却被英国人给拖着,这让米国财团怎么能够忍受的下去。

所以当司亮的提议小小的报复一下英国人的时候,米国的财团们纷纷响应。

司亮也是猜到米国财团肯定是不甘心的,要知道现在的米国工业生成已经是世界第一,可是因为英法的存在,让米国人不能享受到他们实力应该有的地位。当然,司亮也知道和米国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

可是和英国人相比,米国人在华夏的势力要比英国人小太多了。这样反而有利于司亮对于全局掌控,不会被喧宾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