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其它小说 > 时过境迁 > 杨梓中心完小(二)全文阅读

这里是彭泽县第五区的一所中心完小。校舍前面是篮球场,篮球场前面是村民的一片菜园地,再往前是河,河对面是稻田。从学校门前向前望过去,视野很开阔。

中心完小,校舍很简陋。

北角是矮小的厨房,厨房向东连着一座旧式的两层楼房:楼下是两间教室,楼上住着教师。后来,学校为了配合农业合作化运动,公演李准的话剧“不能走那条路”,把这座楼的南面墙中间部分拆除,并把楼面稍稍下降,成为舞台。舞台的东边和西边暂时就空在那里。

厨房向西连着一座平房办公室,再向西也是旧式的两层楼房,楼下是一个较大的教室。教室外,没扶手的木楼梯,靠墙从南向北上楼。

走上楼,脚下是不到一米宽的,有扶手的木阳台。墙上有两个门:紧靠楼梯口的一个门,里面是学生宿舍,住着三十多个寄宿生;再往前的第二个门里面,住着两个单身汉老师。两房之间用木板隔开,上面空隙很大,人可以从上面翻来翻去。

学校包括校长共有九个教师。教师当中,包括天天来学校“蹲点”的区文教助理,没有GCD员,也没有青年团员。

那时很多人认为知识份子入党难,有人抱怨说:“革命有份,党、团无缘”。

学校没有朝气!这是我对这所学校的第一印象。

校长为人处世,处处谨小慎微,不轻易得罪人;两个外地教师,上完课就躲到自己宿舍里,不过问人际之间的事;教导主任和另两个老师以及区文教助理,都是当地人,年纪都在四十岁以上,爱好相同。

每天早饭后,学生到校前,教导主任等四个本地人,就在办公室打扑克。他们经常在兴致最浓时,将座钟向后拨,推迟上课时间。这种现象,校长和外地的两个老师都看在眼里,但都不敢得罪人,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学校贴在墙上的各项制度很“健全”,如:“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

根据上级要求,学校每星期二晚上,都召开“民主生活会”。“生活会”宗旨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斗争,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即“团结-批评-团结”。

在开展批评时,对来自他人的意见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生活会的程序是:首先每个人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作自我检查;然后互相揭发检举、批评帮助。

我和余淑娟自以为年纪轻,历史清白,又有学历,一时头脑发热,不知道尊重老教师,引起老教师的反感。这给我们造成很大痛苦。

余淑娟比我还小一岁,大家都叫她“小余”。我和她,“初生之犊不怕虎”,每周的生活会上,都按照有关“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要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向教导主任、文教助理提出批评意见。

文教助理是区政府编制,与学校教师相比,当然“官”位最高,别说教师,就是校长也怕他三分。我和余淑娟是他的眼中钉。

我们不敢向区政府领导汇报,只是向“江西日报社”作了反映。我们的本意是想借助媒体引起上级领导关注和社会支持。没想到报社编辑部,却在“代邮”栏登出“袁贤文余淑娟同志:为了帮助你们解决问题,请将真实地址告诉我们。”我们哪敢?

村小有个姓吳的“硬骨头”,把这位文教助理的情况,向县教育科的一位名叫张烈的科长作了汇报。县里派人协助区里进行调查,最后这位文教助理受到降职处分。

不久,县里调来一位校长,是GCD员。从此,学校正气蒸蒸日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