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大乾莽婿 > 第四十四章 讹诈全文阅读

金戈笑着摆了摆手,对杨涛、张三道:“走吧!咱们去巡街!”

三人出了县衙。

开始了第一次巡街。

杨涛和张三都是万事通。

街面上店铺背后老板是谁、盈利几何,他们几乎都了如指掌。

金戈认真地听着二人的述说。

突然,听到了大喊之声。

“大家快来看啊!我兄弟就是在这家吃了饭菜后变成这样了!”

金戈等人脚步一顿,抬头望去。

只见一个大汉,站在一个酒楼门口,大声叫喊着。

在大汉身旁放着一个担架。

担架上躺着一个脸色苍白、满头大汗,捂着肚子不住嚎叫的年轻男子。

在担架周围,则聚集了不少捂着口鼻的人。

不多时,酒楼内跑出了一位老者。

老者佝偻着身子,对大汉道:“董久大爷,这是怎么了?”

董久一把揪住老者的衣领,道。

“怎么了?我兄弟吃了你们酒楼的饭菜就变成这样,你说怎么了?”

老者闻言露出一脸惊恐之色,颤声道:“董久大爷,这……这不可能呀!”

董久怒骂道:“你TMD想抵赖不成!”

不待老者回答。

担架上年轻人一时没控制住,发出了刺耳的异响。

“噗……”

围观的人嫌弃之色,立即捂着口鼻,向后退去。

“好臭!”

“难闻死了!”

“是呀!”

听到周围的议论声,躺在担架上的那年轻男子,苍白的脸立即变成了猪肝色。

董久更是一脸怒色,对人群中的几人使了一个眼色。

当即有人高声叫了起来。

“这个人是吃了这家酒楼的饭菜才会如此,酒楼必须得给个说法!”

“对,必须要个说法!”

“我感觉还是拉他们去见官为好……”

……

“怎么回事?你们这些人围在这里干什么!”

忽然间,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众人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纷纷望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两个皂衣捕快分开人群走了进来。

金戈看着那两个捕快,一脸地诧异之色,指着他们问道:“他们是谁呀?”

杨涛低声道:“是胡伟和杜新。”

“我怎么对他们一点印象都没有?”金戈疑惑地问道。

杨涛道:“他们请的病假,已经有半月没来了!”

金戈点了点头。

远处,董久见胡伟、杜新二人出现,脸上浮现出一丝喜色,放开老者的衣领,急忙走过去躬身道。

“捕快大人,我兄弟吃了这家酒楼的饭菜后就变成这样。”

“我来讨要说法,酒楼却想抵赖,请捕快大人为我们主持公道!”

胡伟捂着口鼻,走到年轻男子近前,道:“怎么搞成这样?”

年轻男子悄悄伸出五个手指,又对胡伟使了一个眼色。

胡伟面色不变,指着老者,对杜新道:“把他带回县衙,慢慢说!”

接着对董久说道:“把这个小兄弟也一起抬去吧!”

老者忙跪倒在地大呼冤枉。

董久对人群中的人挥了下手。

人群中立即出来四个人抬起担架……

金戈明亮的双目微微一凝,对杨涛问道:“这等事也要带到公堂上吗?”

杨涛低声道:“像这等小事,一般都会建议两方私下里调停,轻易不会放到公堂之上的。”

金戈点了点头,上前一步,对胡伟和杜新说道:“二位,在他们去县衙之前,可否让我先问他们几句话?”

杜新感觉金戈有些脸熟,一时想不起来了。

胡伟则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有什么好问的。”

说完对着杜新喊道:“还愣着干什么,全都带走啊!”

担架上的年轻男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隐秘的笑容。

董久一脸不满地将金戈推到一边,道:“你以为你是谁?这里有你插嘴的份儿吗?”

张三刚要抽刀。

金戈摇了摇头。

于是杨涛快步走了出来,将胡伟拉到一边,说道:“老胡,就让他问上一问吧!耽搁不了多少工夫的。”

胡伟没好气地对金戈,道:“你想要问什么,快点问。”

金戈捂着口鼻来到年轻人近前,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贾仁。”

“早上你吃的什么?”

“早上什么都没吃。”

“喝水了吗?”

“没有?”

“那么昨天你吃了什么?”

“昨天没吃没喝?”

“你为什么没吃没喝?是身体不舒服吗?”

“因为我不饿。”

金戈问话的语速越来越快。

名字叫贾仁的年轻男子对答如流。

其实早在两天前他们就开始准备了。

如金戈这样的问题,他已经练习了无数次,绝对不会出任何岔子。

他自信就算金戈再问上十个二十个问题,都不会出一点纰漏。

“你什么时候去的酒楼?”

“半个时辰之前。”

“吃的什么?”

“炒鸡蛋和馒头”

“你一共花了多少银子?”

“五钱银子。”

“泻药明明放点就可以,怎么放这么多?”

“刘三那个王八蛋,下药的时候手抖了下,下多了。”

“放了这么多药,你能受得了吗?”

“谁能受得了呀!”

……

金戈后退了一步,不再说话。

贾仁见金戈不再问,脸上露出戏谑之色,对金戈问道:“怎么不问啦”

金戈充耳不闻。

此刻周围已变得十分的安静。

围观的人都用古怪的目光望着贾仁。

接着哄堂大笑起来。

“哈哈!”

“哈哈!这人也太笨了吧!”

“原来是自己下药啊!”

“这明显是想要讹诈这个酒楼啊!”

“问话的这位公子也够厉害的,三言两语就问出了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