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农家田园小福女 > 第61章 写话本全文阅读

林二郎继续点头:“这是自然,《射凋英雄传》这么好听的故事,谁听了都喜欢。这么做准行!”

林金鱼眉毛一挑,盯着林二郎,“那么问题就来了,谁去店里说书呢?”

林二郎突然福至心灵,指着自己诧异道:“小妹是想让二哥我去店里说书?”

林金鱼理所当然的点点头:“你是咱家看过的话本子最多的,平常读话本子的也是你。每次讲的那叫一个有声有色。而且你声音洪亮,又擅长活跃气氛,你去说书在合适不过了。”

林二郎瞪大了眼睛,他有这么优秀吗?

林金鱼继续道:“二哥你这么有天赋,我这又有好故事,正是天意让你走上说书这条道路。日后肯定能成为县城说书先生第一人。”

“我还能成先生啊?”林二郎逮住两个字眼,眼底有了小火苗。

林金鱼被问的一噎,是说书先生,不是教书的先生。这孩子想哪去了?

算了,先生就先生把,能唬人就行。

“那肯定是能的。正所谓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道走中央。那不就是教人做事吗?你起一个头,把这门职业弄得家喻户晓,将来扬名天下,那得多少人来找你拜师学艺?你这是兴起了一个行业!”

林二郎眼底的小火苗越烧越旺,当先生……嘿嘿,那可太有面子了!

林三郎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着急的问道:“小妹,小妹,三哥呢?三哥也能去说书吗?”

林金鱼差点没忍住笑,还有自动送上门的。这是买一送一么?

不能打击人上进求学的积极性,林金鱼一本正经道:“当然了,三哥口齿伶俐,除了年纪,不必二哥差多少。等你稍加训练,二哥都可能及不上你。”

林三郎听得心花怒放,顿觉满胸的豪气就要冲出来。

林金鱼成功忽悠二人入坑,心下得意非常。

嘴皮子功夫总算没撂下。说书这事太费口舌,她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去说,嗓子都要破。就这十来天,已经累得不行,还有这么一帮人催更。还是不出这个风头,躲在后边纵览全局的好。

自家人都安排完毕,就剩唯一的一个外人了。

林金鱼看向冯成:“冯二哥,来聊聊。”

冯成听得唤他,轻轻抿住嘴巴,合拢双腿,摆正了姿态。

林金鱼刚才一顿说,已经感到有些疲累,也不兜圈子,直言道:“冯二哥,我家银子若是不够开食肆的,你愿意入伙吗,给你算股如何?”

冯成呼吸一停,给他股份?那他和林家关系不是更密切了?

喜意瞬间爬上眉梢,忙不迭道“我愿意,我这就回去拿钱。”

林金鱼有把握冯成会答应,可没想到他会应得这么干脆,真是有钱人,都不怕赔了吗?

一手拉住欲起身的冯成,道“别急,我还没算好要投多少钱呢,等看好铺子再拿也来得及。我们先说另一件事。你有相熟的书铺吗?我想把《射凋》写成话本子,你说能卖钱吗?”

林金鱼计划中,每说上半个月的书,就把说过的故事写成话本,印成书来卖,即能挣钱,又能保证《射凋英雄传》的热度,一举两得。

冯成经常带话本过来,他肯定有门路。

想一个金点子不容易,一定要利益实现最大化。

冯成轻咳一声,脸上有些热。他看过许多话本,买过许多话本,甚至私下偷偷写过话本去卖。虽说读书人应以学业为重,看话本子绝非君子所为,可他就是喜欢。故而一直小心翼翼的瞒着众人,知道他这个喜好的,只有一位在先生那同一寝室的同窗。

若不是第一次见面就在林家人面前漏了陷,他也不会在林家人面前展现自己这不为人知的小爱好。

再想一想,也许正是因为能随意的在林家谈论话本子,大大方方的交流心得,他才对林家愈发亲近。

努力克制住心底的羞意,冯成回道:“我家里就有书铺,保准能卖,这故事太好了,肯定受欢迎。”

这还真是出乎林金鱼意料之外:“你家有书铺,你还在外面买话本子?”

冯成实话实说道:“家里人不知道我看话本子。”所以只能在外面买。

林金鱼挑挑眉,这是背着家长在外面搞小动作啊。不过这也不关她的事,管他看什么。

“那行,等我写出来了先去你家的书铺看看。”

*

这个时代有林金鱼耗尽脑汁,也无法改变的限制。

重点调味料辣子--没有,万能的可主可配菜土豆——没有。更别说红薯茄子西红柿。

可选择的食材有限,林家的本钱也不多,挑选能做的吃食还真是让林金鱼费了一番脑子。林金鱼躺在床上,辗转想了一晚上,最终定下卖面食。

林金鱼给食肆定位的受众群体,是户县县城里的普通百姓和底层的小官小吏,那么吃食的卖价不能太高,吃完一份要有至少七八分程度的饱腹感。

在做到便宜实惠的基础上,提升食客的味觉体验,打出自己家的招牌。

现在这个世界的饼类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蒸饼或笼饼,主要是馒头和包子。小镇上就有好几家包子铺。以石家包子火热程度来看,蒸饼已经是饮食市场的大宗食品,同时也是不分贵贱都可食用的日常食物。

第二类是胡饼。又名炉饼,胡麻饼,是烤炉烤制的大饼。这是来自西域那些异邦远国的胡人带到长安的,在市面上极为流行。做好的面饼上撒一层白白的芝麻,经过炙热的炉火逼出水分,面的香味儿和芝麻的香味儿混在一起,合成了另一种诱人的味道。

林金鱼在县城里见过也吃过卖的胡饼,成品大约等于新疆烤馕。

大诗人白居易特别喜欢这种胡饼,还为它背书写诗。

那首《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中的前两句:“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说的就是四川一家卖胡饼的,照着长安城里的做法做出的胡麻饼相当地道。

将胡饼的风味描述的特别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