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回到明朝当太监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稻养殖全文阅读

崇祯皇帝并非很英明的皇帝,但也不是昏君。

知道能为国家带来好处,便答应了。

李念恩这便是得到批准,可以放手去做了。

从这里来开之后,李念恩又是去往了下一个县城。

这次,李念恩只带了于永和随行的张三李四两人。

其他的人,有五百人是跟随方泽一起,做商队走生意去了。

剩下的四百多人,则是被李念恩暂时的先安排在了一处村庄,帮着百姓收地。

可谓是轻装简行了。

路过一处生产水稻的城池。

水稻正是长的旺盛时,绿油油一大片。

他在稻田地边,边啃梨边吹着风,好不惬意。

看着看着,李念恩咂咂嘴。

“水稻种的这般稀疏,太浪费地了。”

路过的村民听他这话,再看他细皮嫩肉便懂了。

“小伙子,你这就不懂了吧,这是为了水稻长的粗壮。”

李念恩倒不至于连这都不知道,还是觉得可惜。

“这么大片稻田,若养鱼嘛,必定鱼肥稻丰。”

此话一出,几个村民哄堂大笑。

“你是哪家的公子哥,这般不食人间烟火。”

“稻田里养鱼,闻所未闻!”

“你也太异想天开了,要是鱼啃坏了水稻,得不偿失!”

“你可别说出去,让人笑话。”

难道这么好的办法,没人用过?

李念恩又看到了商机,想起来高谈阔论。

“你们不知道没关系,我来告诉你们。”

“水稻里养鱼不会破坏水稻,还能增肌肥料……”

村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李念恩说完,神气地叉腰。

“等水稻收了,便可以去稻田里摸鱼,又是一笔收入。”

他继续宣传,“那鱼格外肥美,准能卖上好价钱!”

村民们一年到头,也只赚点辛苦钱。

若有额外收入,那自然最好。

“若真如他所说,那自然是……”

有人动心,但亦有人担心,“若成功是好,可是……

此方法,我们皆未尝试过,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若连水稻也保不住,他们便连明年的种子钱亦没有了。

村民不敢冒险,成本是在承受不起。

李念恩若是这个时代的村民,也不能立马接受。

他想了想,“若不试试,怎知行不行。”

“我便在此住下,若害你们颗粒无收,我便赔偿。”

他对这件事有信心,亦想尝试做出来。

村民仍然将信将疑,若他跑了呢?

李念恩较起劲,“如今灾荒年代,但凡能多赚银子,便会牢牢把握机会。”

“若畏首畏尾,怎能成大事?”

他深知若是成了,可以解决很大问题。

但养鱼并非短时间变现的事,说服他们很是困难。

李念恩无奈,索性好人做到底。

“我便收购几块地,养给你们看。”

他拿出五十两银子,开出高于粮食的价格。

乐意承包给他的村民,便多了。

李念恩承包十亩水稻条,买鱼苗投进去。

当天闹出很大动静,周边村落的村民皆来围观。

众人皆未见过,便指指点点。

“这人怕不是疯了,银子多得把脑子烧坏了。”

“有他哭的那天,就是浪费这么好的稻田了。”

“啧啧,太胡来了。”

村民们议论纷纷,李念恩专心投放鱼苗。

投放之后,他转身看向村民。

李念恩看到村民们质疑或嘲笑的眼神,大声道。

“鱼在水中可吃害虫以及杂草,排泄物又是天然肥料。”

“等鱼养成,便可以多一份收入。”

“我从灾区来,不希望再有人挨饿受穷,只想有钱大家一起赚。”

他一番话,村民们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

但对于养鱼,仍然保持怀疑的态度。

李念恩也不多解释了,去山上巡视。

既然养了鱼,必然要长久的住下来了。

走着走着,李念恩便发现一个问题。

此处有许多空地,未种庄稼,长满了荒草。

在农村有空地,可不多见。

他记得小时去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不放过一寸土地。

李念恩下山时,看到一老农,便去问他。

老农叹气,“种子太贵,这年头收成不好。”

即便是种了,也很可能白忙活一年。

李念恩仍是疑惑,“那为何不种土豆……番薯?”

他适才去看过,这里的土地很适合种土豆。

生长周期短,产量大,旱涝保收,最适合不过。

老农惊讶他的想法,“番薯可是京城贵族才吃得起!”

即便想种,也没有种子,更是买不起。

李念恩想起来,此时土豆还没有普及。

土豆此时便是番薯,唯有皇室贵族才吃的到进贡的。

但他既然想帮村民,便要帮到底。

李念恩写信给崇祯皇帝,措辞一番。

“皇上,陕西一带土地很适合种番薯。

番薯产量大,两月便可成熟,亦储存,多种可以预防灾祸……”

李念恩在信里大说种番薯的好处,最后恳请皇上能够同意。

“若皇上能赐种子,百姓必会歌颂您。”

李念恩拍完了马屁,把信送出去。

等待皇上回信的十几天里,李念恩经常去稻田地。

不过十几日,婴儿手指长的鱼苗便长到成人半掌长。

水稻生长更快,水质亦更好。

明眼人皆可看出对比,皆感到奇怪。

有村民聚在一起讨论,“莫非当真可行?”

“若真可以养鱼,又不用喂料,岂不是捡钱。”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也想试试。”

村民们合计着,决定再等半月。

若李念恩的稻田里,鱼和水稻皆好,他们便也加入。

李念恩亦听到了风声,却并不意外。

又等了几日,京城的信终于传来。

随着信一起来的,还有一箱土豆。

李念恩匆匆看了几眼信,看到崇祯皇帝允许,便去检查土豆。

按他估计,这些土豆可以种十亩地。

长出来的土豆,还可以留做种子。

李念恩带着土豆回家,带着皮切成小块,便摊在桌上晾着。

他再去村里,直接找村长。

李念恩态度很端正,“村长,我要租一块地。”

他在水稻里养鱼的事,村长早就听说。

现在听他要租地,下意识问,“你又是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