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流放后,小龙崽带着全家开外挂! > 第240章 阿牛说县尉的八卦全文阅读

宋成国匆匆赶来,就看到这一幕,他上前抱回自家小闺女,柔声安抚道:

“闺女,没事,孙三娘她没死,只是换个地方活着,别怕,爹爹在。”

宁安搂着宋成国的脖子,仰起小脑袋,就看到宋成国担忧的神色,她拍了拍宋成国的后背道:

“爹爹,你家闺女见过生死,怎么会害怕呢。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我就是想不通,大婶死去的时候为何还要算计着我们呢。”

哼,别以为她小就不懂,她五百岁了,聪明着呢。

当初宋家遭到流放很大部分不就是因为废太子倒台,他的手下被斩草除根吗?!

宋符很显然就是其中一个啊!

现在孙三娘的目的不就是再次让废太子一派不好过嘛。

想着,宁安拉着宋成国到无人的地方,将孙三娘临终前的话都告诉了宋成国。

同时,她还气都都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宋成国听得好笑,摸摸自家闺女的小脑袋道:

“闺女,这事爹爹会处理,你就忘了,当做没有听到,知道吗?”

宁安听话地点点头,刚想让宋成国去办事,她又想起一事,对宋成国道:

“大婶还说县尉不是大庆人,爹爹这事你怎么看?”

宋成国愣了愣,

县尉是大渊人。

还是今日赵大人同京城来的使臣谈了暗牢里关着早上被宁安抓的人的事后县尉在一旁听了,老是打听那些人关在何处。

他同赵大人就对县尉产生怀疑。

宋成国又对宁安叮嘱道:

“安宝,这事你也忘了,咱们就做一个无忧无虑小姑娘,啥都不知道,可记下了?”

孙三娘满身秘密,还四处“熘达”,自己找死就算了,现在还算计他家闺女,真是好样的!

宋成国生气,直接想吩咐将人丢到山里,目送承诺他会忘记今日发生的事情的自家闺女回屋。

他则去找老夫妻,拜托他们照顾自家闺女才去办事。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宋成国吩咐阿牛去买一口便宜棺材将孙三娘送去城外义庄附近的坟地埋了。

他又吩咐一众官兵将打手们以及那两叛徒官兵无论死活都带回官府。

县衙,赵大人听随从禀报宋成国去而复返,还带回来许多人,同商量事情的一众属下走出屋子就看到了宋成国等人。

赵大人问道:

“你这是出了何事?”

自从知道自家夫人吩咐奴仆办的事,对宁安这个救命恩人不重视,他已经给粱公公送上一份厚礼为他家和宋家说好话。

后来见到宋成国也赔了罪,不过他们之间真的是宋成国所说的只谈公事。

赵大人也知道自家夫人心存偏见和芥蒂,是不可能道歉,

他没时间说服自家夫人向宋家赔罪,也不想强制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同时他更不希望此时他正忙的时候后宅出事,也只能暂且放下同宋家缓和关系的事情。

在谈完公事,宋成国说要回家陪闺女用饭,拒绝在衙门用饭,他也没有再留人,还答应宋成国,会让他的人盯着,绝不会让驿站和衙门的大臣们有事。

只是这一顿饭功夫是不是有点短,宋成国还带回来一群人。

这些人怎么看着,都有点眼熟,好像是去换防的吧?!

赵大人等着宋成国的回应。

宋成国也没有卖关子,墨迹,他直截了当道:

“我让阿牛带人去驿站换防,就遇到这些打扮得像打手的人对一个妇人下死手,不管不顾地同阿牛带去的官兵发生冲突。

双方打斗的时候官兵里还出现了叛徒,这事赵大人该给一个解释。

要是这两官兵进入驿站,那两国的和谈会不会毁于一旦,赵大人好好想想吧!”

赵大人此时此刻已经不再觉得宋成国怀疑县尉有点多心,也不再不支持他果断想要抓人的行动。

反而是他立即吩咐信得过的属下将在场的县尉立即给抓起来,送去暗牢里关押。

同时,赵大人还吩咐信得过的属下去县尉家抄家。

至此,华城由县尉这一家而起的抓奸细熙熙攘攘的风波就此开始。

很多掩藏在闹市中百姓之家的别国奸细被赵大人一举拿下,为华城的安全肃清了不少的敌人。

百姓们由埋怨官府闹事,有些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后来官府的人抓人也不会抢百姓家的东西,再后来知道赵大人此举是抓奸细,大家纷纷夸赞赵大人是好官。

这些都暂且是后话。

此时,宋成国见赵大人已有处理的行动。

他没再插手,直接将人交给赵大人处理。

他就告辞离开,当起甩手掌管,只负责驿站和府衙大臣们的安全。

赵大人见状,没有抱怨宋成国不做事,而是知道他这是拎得清,职权明确,不会随意插手不属于他的事。

这样也好,他做起事来,也不需要束手束脚。

赵大人在衙门办事,宋成国则回家陪闺女,同时与她商量着回家的事情。

宁安没有意见,出来久了,娇娘会担心的,她可不想娇娘千里迢迢来寻她这个闺女。

宁安提议道:

“爹爹,明儿我想去街上买一些年货。”

宋成国想了想,这个没问题,他同意道:

“成,明儿一早我让阿牛带着两人陪你们去。”

宁安轻嗯一声,没有问宋成国要去干嘛,但她知道一定是宋成国有事,否则陪着她去逛街的肯定有他。

老夫妻得知宁安和平安两孩子要回家,小院又要变得冷清了,心里有些不得劲,老媪问道:

“安宝,我跟你回家如何?”

宁安轻蹙眉,对老媪道:

“我也很想邀请老奶奶去我家做客,可我家房子很小很小,住不了你们,这很难办耶!

要不你们等我家新建大房子的时候再去?”

宋成国闻言,想起他们长房偷偷买的庄子,后日送闺女回家,是得去看看,选一个可靠的人管着,也省得娇娘前来安排众人春耕的时候种什么了。

想罢,宋成国对老夫妻道:

“两位长者要是不嫌弃,可以去镇上居住,晚辈可以为你们租赁屋子,素日可以去晚辈家铺子走动走动,安宝和平安也可以去找你们。”

平安要拜老者当师父的事情,他听闺女说了。

老夫妻来历不明,莫家信任,他才信任的。

仅有的信任是住在这里。

要想他能把平安这孩子托付给他们老夫妻两,还是不行的。

平安的舅舅可是他的得力属下,怎么着他都要对得起属下。

宋成国让两老人去镇上,他家也能趁此机会多多打听两老人的人品和来历,再来行拜师也不迟,他对属下也有一个交代。

老夫妻两心知宋成国的想法,同时也想起宁安说的两哥哥,老者与老媪互视一眼,老者道:

“此事容我们再考虑考虑。”

宋成国轻嗯一声,知道此事还有转换余地,没有继续揪着不放,他同阿牛吩咐道:

“阿牛你去买饭菜回来,今日晚饭咱们就不做饭了。”

阿牛领命离去,很快就回来,还带回来一个消息。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听他说。

那就是行动果断的赵大人吩咐人抄县尉的家,成了县里茶余饭后的谈资。

宁安想起不久前见到县尉,现在就变成了阶下囚,不由得感叹道:

“真是世事难料啊!”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四个大人闻言不由得失笑,宋成国道:

“安宝,那是坏人应得下场,不必徒伤悲秋。”

宁安大口干了一口饭,吃下去后对宋成国道:

“爹爹,你想啥呢,有哪个徒伤悲秋的时间,我还不如多吃一些东西,长高高呢。”

大家莞尔一笑,宋成国知道自家闺女执着长高,他转移话题道:

“闺女,说得对,来,爹爹,给你夹一个鸡腿,多吃点,长高高。”

宁安轻嗯一声,埋头干饭。

阿牛也接收到宋成国的眼神,没再说外面有关县尉的消息,也埋头干饭,不吃快点不行啊!

有都尉家的小姑娘在,饭桌上绝对不会有剩饭剩菜。

大家用过晚饭,宁安同平安坐在一旁小声商量着明日要买什么年货。

平安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事情,颇为兴奋激动又紧张。

宁安呢,也差不多。

两孩子叽叽喳喳在客厅里说个不停。

大人们坐在一旁喝茶,一边听着,没觉得受到打扰,同时也听着阿牛继续说着县尉的事情。

阿牛此时已经说完县尉家抄家,抄出许多金银财宝和古董字画的事情,紧接又道:

“都尉,今日那妇人,我同其他兄弟抬着她去买棺材的时候从卖棺材的老板那里知道,她竟然是县尉的外室。

她曾经被县尉安排在那一家院子,我也问过老板了,咱们是不是也要派人去搜查一番?”

宋成国瞪了一眼阿牛,这家伙说话都不知道说重点先,他道:

“那还不快去禀报赵大人,迟了,那院子有什么东西都没了。”

阿牛闻言一愣,飞快起身往外跑去。

我滴奶奶个腿,他竟然错过这等立功机会。

下次他得机灵点才行。

后来阿牛陪赵大人亲自去搜查孙三娘当外室住的小院。

他们将小院翻了个底朝天,不仅找到金银珠宝,还找到一本账本。

至于账本记录什么,阿牛识字不多,也没有敢细瞧,一有发现就交给了赵大人。

赵大人能揣着账本心慌不行,迫不得已连夜找了宋成国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