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王者荣耀之改命逆天 > 339世间最强的人【王者荣耀】(1/2)全文阅读

马可波罗,中古时期的威尼斯商人。其父亲和叔叔,都曾到东方经商,而他本人,则在元世祖忽必烈的时代,来到中国。

他穿越沙漠和帕米尔高原,经河西走廊来到元大都,游历了许多城市,据说还见过忽必烈,接受过元朝的官职。

回到威尼斯之后,因带回的东方珍宝而成为巨富。后来参与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在狱中,向同牢的作家口述了他的东方见闻,遂成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游记》极大地开拓了欧洲人的东方视野,丰富了他们关于东方的想象,激起了欧洲人向往东方的雄心。

但也有人质疑游记的真实性,比如游记没有提到著名的长城,不过,作为一个口述游记,记录长城作用几乎完全消失的元代的事情,缺失长城也是可以理解的。

旅行者,冒险家,语言天才……人们这样称呼他,马可波罗。他的家族曾富甲一方,父亲和叔叔都执掌着庞大的商队,生意从大陆的最西面一直延伸到中部的西域诸国。

可惜的是,整个家族人丁凋零。马可波罗尚未成年,父亲就已经去世了。他由叔叔马泰奥抚养长大。

马泰奥视他如同亲子,为侄儿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条件。整个家就像庞大的图书馆,堆满了父亲和叔父从各地带回的珍贵典籍和手抄本,还有各种各样的罕见的机关和古董。

马可波罗从小时候就喜欢听叔父们讲他们年轻时的旅途故事,从地图上搜寻父亲的足迹所踏过的土地。

当他年长一些后,开始热衷于拆装那些古怪的机关,精密的调试它们,并向大师达芬奇求学,请教深奥而奇妙的机关知识。

其实,马可波罗比达芬奇早了两百年出生,怎么可能求学呢?好吧,这里是《王者荣耀》手游的英雄架空yy历史背景故事。

从大师口中,他听说了关于“死海文书”的故事。从古老的废墟中挖掘出的经卷,由商人高价收购带回。

轰动了西方的土地,里面记载着闻所未闻的知识和机关,东方人似乎叫它“天书”。作为机关的权威,大师亲自鉴定了这珍贵的古籍。

达芬奇认为这一本“死海文书”,正是通往传说中知识根源的钥匙,并期待着它能被运用于机关制造。

可惜事与愿违,文书不久后下落不明。马可波罗如同遭到雷霆直击,他直觉收购并带回文书的商人就是自己的父亲。

自己却对父亲过去的经历完全一无所知,他匆匆辞别了达芬奇大师,回到自己的家里四处搜寻,然而却什么都没有找到。

沮丧的马可波罗第一千零一次摆弄着望远镜睡去,他梦见了父亲远去的身影,还有报告父亲失踪的信使……忽然,他惊醒过来。

信使从未报告过父亲的死亡,他只是一去不回。他突然记起那小小的玩具,父亲最后出门前塞到手心中的碎片:一片古老的,镌刻在石板上的铭文。

马可波罗找出铭文,用精密的机关仪器来观察它。当阴影被投射到穹顶上,他看到了什么?一封信!许多年前,父亲留给独子的信。

“儿子:当你看到这些文字时,我已经不存在于王者大陆。不要伤心,这是每个知识的寻求者都会坦然接受的宿命。但不得不与你分离,也是令我追悔莫及的痛苦。请记住我爱你,我会永远在知识根源的另一端看着你。”

总督府的布告栏前,人头耸动。那里张贴着招募的告示,聘请勇敢无畏的冒险者前往遥远的东方大陆。

接到手下报告的马泰奥匆匆赶来,目瞪口呆的看着侄儿一把撕下告示。他突然发现马可波罗长成了风度翩翩的年轻人,腰间携带着心爱的双枪,就像兄长年轻时的模样。

泪水布满苍老的面颊,他大声呐喊着试图喝止侄儿。通往知识的根源,那是条多么危险和坎坷的道路,没人比他更清楚。

可是,马可波罗仅仅只是转过了身子,朝着人群中的叔父优雅鞠躬行礼,随即义无反顾的踏入了总督府。

“世界那么大,我想来看看。”

在《王者荣耀》手游里面,老夫子的历史原型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史记》之中亦有《孔子世家》记载其事迹。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号称三千弟子,传播其学说。

孔子的政治,经济和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他修订了六经,和弟子的言语被记录整理,成为儒家经典《论语》。

司马迁评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在大陆,即使三岁小儿,也能斩钉截铁告诉你:世间最强的人,是老夫子。这既是传说,也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

老夫子的年龄有多大?大概就像滔滔大河,日夜奔流,只能惊叹叹逝者如斯夫,却看不见源头。

老夫子的实力有多高?大概就像冰封的雪山,高耸入云的通天塔以及九重之天那样望不到巅峰。

曾经唯一能与夫子媲美的智者是姜子牙,姜子牙继承了太古的知识,并将它们以机关术和魔道的形式分别传承给后人。

然而,夫子预感到了这种做法的危险:对至高的,作为天地根源知识的追求,极易让人失去对生命的畏惧之心,从而步入歧途。

已毁灭的上古时代,就是因为对魔道无节制的探索,使作为非人生命体的魔种一度威胁到了人类的存在,并招致了纣王的覆灭。

姜子牙一心要重现上古的辉煌,听不进夫子的劝告,这种分歧终究导致了两位伟大智者的决裂。

但是后世帝王认同夫子的智慧,为了传承知识,又不至于引发失控的灾难后果,夫子创办了稷下学院。

他成为与庄周,墨子并称的“稷下三贤者”之首,广收大陆的天才们为弟子,不论出身,不论技艺,不论种族,因材施教。

渐渐的,稷下成为青年精英们所向往的圣地。即使身为召唤师,能得到孔夫子的指点,也是无上的光荣。

“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