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未来十分钟 > 第三十五章 梅社的歪招全文阅读

第二天回到报社的时候,采编中心已经闹翻天了,编辑记者们都在义愤填膺地议论着什么,神情激动。

一位编辑跑过来对夏其说:“发行部刚才把明年的摸底数报过来了,发行量下跌了17%。梅社在会上说,这是因为采编质量严重下降造成的,发行商要了报纸,摆在摊上都卖不动,所以减了数。吴总都怒了,两人在会议室里吵了起来。”

夏其大惊:“这怎么可能?这段时间我采访的企业,都说报纸影响力越来越大,广告效果也好。她有什么根据说是因为内容不好?”

那编辑无奈地摇摇头:“编辑记者都不服气,正在议论这事儿,说要亲自上街查摊,了解报纸的销售情况。”

夏其问道:“谢洪意怎么说?”

提到谢洪意,那编辑一下就来气了:“谢主任说,梅社的话有道理,不要什么责任都往经营部门推,要先找我们自己的问题。还说采编中心这段时间管理松散,经常有人在外面不晃荡不上班,内容怎么搞得上去?”

这话明显是针对夏其了,他的确这段时间往火锅店里跑得勤,但其它时间也把采访任务和稿件都完成了。谢洪意这厮肯定又想借题发挥,把自己抬出来当替罪羊。

这时江北燕走过来叫他道;“夏其,吴总叫我们去一下。”

在吴总的讲述下,江北燕和夏其才了解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梅立华上任以后,也积极地想搞点业绩出来。经过这几个月的熟悉,她自以为把报社的工作模式理解得差不多了,于是决定从她最熟悉的成本控制入手。

以前各部门都是吴总在管,现在她分管的业务部门就是广告和发行,从哪个入手更好呢?

她权衡了一下各个部门的情况,广告是利润最高的,成本比较简单,可以施展的空间不大。除非吴总和编辑拿

了厂商的回扣——这个可能性她觉得也不太大。只有发行,环节众多,外行很难搞清楚其中的猫腻,而且新一年的征订期马上就要开始,容易更快见到成效,到商委述职的时候也能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拿这里开刀真是再好不过。

于是,她召集发行部门的员工开会,从财务的角度对收支进行分析,果然欣喜地发现了问题。

“你们看看,我们报纸的发行模式主要分为代/销和包销两种,包销不允许退货,只给经销商10%的配报,以弥补他们卖不出去的损失,这就很合理。可是,为什么在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反而要采取代/销制,允许他们100%的退货,导致实销率低于六成,大量的报纸被退回来,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这中间是不是会存在很多暗箱操作的空间?”

这番话说得众员工面面相觑,发行部主任忍不住解释道:“梅社,北上广这几个城市一直是我们想努力开发的,现在实销率能做到六成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能和我们主场比,据我了群,就算北京的《精品购物报》在这些地方也都普通采用代/销制,实销也不过七成左右。一线城市的经销商牛得很,不满足他们的条件就不要货。我们都谈判了很多次,实在是没有办法。”

梅立华脸一沉,很不高兴地说到:“《精品购物报》能做到七成,我们为什么只能做到六成?我看报纸内容方面还有提高的余地。北上广有啥大不了,难道我们西洲就是小妈生的?”

西洲话“小妈生的”,意思就是小老婆生的孩子不受待见。这话就带点儿市井妇女的粗俗了,大家都觉得这梅社的文化素养好像还是有些问题。

只听她又说:“还有,我发现给各个经销商的折扣也不一样,高的六折,低的五五折,这样很不规范,存在灰色空间,我觉得应该把折扣全部统一。”

这话初

听起来有些道理,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发行部主任倒没注意她的夹枪含棒,他一门心思想劝说梅立华停下这些不靠谱的念头。便继续说:“要统一折扣很难,各个区域和经销商的情况都不一样。基本上我们和各家同行都是采用的这个办法,比如针对某个书商,我们和全国靠前的几家报刊社,折扣还是一样的。”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梅立华的脸色,又继续解释道:“至于代/销的问题,目前行业内的报纸在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代/销,如果包销,根本就打不进去。而这些城市,对我们的广告又非常重要,大客户的总部基本上都在那里。”

梅立华摆摆手:“不要全都找客观理由,只要工作做到位,没有什么打不进的城市。这样,你们不是现在实销六成吗,就按照现量的六成给他们发货,他们卖完了,发行量不是也没有受到损失吗?另外也考虑到你们说的特殊情况,政策上适当放宽一点,给15%的配报。这样每期可以节省近2万份报纸,按每份成本1.5元算,就是3万,全年51期,就是150多万呢。能节约这些费用,你们都没有考虑到吗?”

员工们“哗”的一声议论开了,这话就说得太外行了。给经销商六成的货,经销商也不可能全部买光,还是要按照实销比例来算,实际上差不多就只能卖到四成左右。说不影响发行量,完全是主观臆想。而且,报纸每年的销售额差不多8000多万,还几乎没怎么推广,这150万包销的退报本来就算是市场开拓费用,省下这点小钱,大的损失可是看不见的。

发行部主任还想说点什么,但看梅立华胸有成竹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现在发行量下降,他知道不管自己怎么说,都显得是在推诿责任。只是心里却很不服气,气鼓鼓地想道:“不知道哪个领导和她有一腿,把这个老处女派了来,以后的广告和发行有得好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