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从千禧开始的故事 > 第二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全文阅读

第二章

演员的自我修养

京电是国内唯一的高等艺术教育中的电影专业院校。

前身可以追溯到1950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学校规模日益发展壮大。至今培养出来很多的著名演员,像王志文、周里京、张丰毅、张铁林、谢园等等。现在已经成为大腕,把持着圈内大大小小的资源。

李鸥在这个现在还很简陋的大门前踌躇很久,很为自己的选择感怀。终于即将要踏入娱乐圈。这一步是天堂,还是地狱,就看自己的本事如何。

进修班的学生可以跟本专科的学生一样,申请住校。老爸老妈综合各种情况考虑后,决定还是住校。就这样,李鸥的宿舍从另一个城市的高校变成另一个城市的高校宿舍。

宿舍条件比普通学生的要好,基本上是两个人一间。跟李鸥一个宿舍的是河北省话剧团的,上的是全日制表演班,费用什么的全是单位出。那人不在宿舍住,天天通勤回家。到后来,基本上不来学校,全是在外面走穴挣钱。

李鸥报完名,交上钱,领回教材,就等着正式上课。

在宿舍没事干,翻翻教材,上面的内容不少。整整两大本书,什么绕口令,名篇的台词,散文鉴赏,声形台表等等很多内容。有些台词还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长长的很拗口的。

李鸥深受周星星的毒害,还特意找下,看有没有星爷提到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遗憾,教材上一个字也没有提到。

京电的进修班每年招的人不算多,两个班总共加起来100人左右,分开授课。全职的上5天,从周一到周五。在职的上两天,就周六周天。课程大同小异,授课老师是一套班子。

李鸥选的在职班。文凭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进入这个圈子。

等到将来,进入剧组,别人一问,哪的。京电的、华戏的、上戏的、军艺的,立刻就找到共同的话题。大家论起来都是师兄弟。如果再加上周边产业的从业人员,这个师兄弟的关系更加庞大。

像有个王田氏,就是华戏成教班的,还是个肄业生,就能开班授课,教人英国上流社会礼仪。而且,学费99万一年,不讲价。你说牛不。

有高人说过,要想进娱乐圈,如果不是专业院校的毕业生,那就得长的有特点。什么特点,让人过目难忘。要么特别漂亮,要么特别别致。

像《地下交通站》那部戏,你看过之后,能记住那些角色。肯定是有特点的人物啊。除那几个胖瘦丑猥琐的反面角色外,还能有谁。

特别漂亮,这个标准不好掌握。反正,你去横店群演里逛逛,里面的女生都是女神一级的。比颜值,十八线和一线还真不好比。如果都是原装的话,差球不多。

第一天第一节课,上课主要是交代一下学校的纪律。讲课的老师是个男的,头顶锃亮,五十来岁。说话脆生生的,好听。然后,让大家下去照集体照。

在职班的学员年龄普遍偏大点。从他们身上的穿着就能看出来,老成、干练。时刻用审视的眼光看着周围。那神情,就跟选角副导演似得。跟一堆粉嫩的小姐姐、小哥哥比起来,他们不太爱在公开场合说话,脸上都崩着股劲,全身上下透着现在我很牛X,将来我更牛X的味道。

李鸥一个本来应该站在粉嫩队伍里的,却偏偏站在老干部的队伍里,这就显得有点突兀,不合群。像个怪兽突然闯入进来。有的人用眼神暗示道,你站错队伍啦,赶快回到你的族群里去。

旁边有个人问李鸥,“你也是在职班的?”

“是,是表演专业的。”

“哦,我是导演班的,不过,我是全职班。”

“哦,你好,我叫李鸥。”

“哈哈,好,我叫张轩宜。”

“张哥以前就是干这行的吧?怎么还来这?”李鸥很自来熟的问道。

“混个证。我不是专业干这个的。以前是大学学文秘专业的,后来出来跟着人混,没有专业文凭,很多人不信任你,不带你玩。”张轩宜看李鸥很上道,也实在,就手提点两句,说道,“你念的是在职班,还有其他的工作吗?”

“没有。刚来北京,生活费什么的还没有着落。想着念个在职班,平时,自己出去找活吃饭。”

“哦,行。现在干点啥都成。”

拍完集体照,学校的各位领导又给大家训话。训话结束后,就开始自由行动。李鸥看张轩宜正在跟其他人说话,没有再去打招呼,径直回到宿舍。

第2天正好是个周六,一早起来,李鸥夹着教材去上课。本科班、高职班、进修班相比,从学习态度上讲,本科要高于进修班,进修班要高于高职班。毕竟,一个是吃饭的,一个是学以致用的,另外那个就是突击拿文凭的。

第一堂课,是一个老太太讲的。看年龄像是退休返聘的那种。

老太太姓许,头发染得黑发,精神很好,爱唠嗑。这不,刚点完名,就开始炫耀她的弟子。什么京电之光,谁谁的都是出自她的门下。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一个演员应该注重的地方,怎样提高表演能力,还有什么什么的。

李鸥很认真的听着,没有走神。有些重要的,有趣的地方还记在笔记本上。也许是他的学习态度,许老太太开始注意上他,给他很大的压力,和很多的表现机会。

后来,李鸥功成名就的时候,有个访谈节目,请的就有许老太太。主持人让她说下上学期间,李鸥的表现如何。

许老太太回忆说:“我上课的第一天就注意到他。很认真,最主要的是很主动的记笔记,这个学习习惯就是在本科班也不常见。虽然长的很普通,平时也不太说话,但是总能看见他在笑,笑眯眯的。那时年龄还小小的,满脸纯纯的光彩,看起来很舒服。这个舒服劲就是灵气,就是老天爷赏的饭。

现在圈子里有股风气很不正,说什么只有长的好才是祖师爷赏饭,一切都在看脸。其实不是的。这个圈子更多的是看眼缘,看有没有灵气的。李鸥就是有灵气的代表。

比祖师爷赏饭更高一级的老天爷赏饭。

他的目标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哪怕是毕业之后,也是混混沌沌的,随波逐流。几年下来,还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大好的时光就这么浪费掉。你说多可惜。

我在学校里讲课也是一直用李鸥的例子讲。文艺这碗饭终归要靠脑袋吃饭的。脑子不灵光的,吃不到什么,也待不长。影视圈里的每个人都是人精。”

对啊,就是像王保强,在屏幕上,成天装疯卖傻,给人感觉好像是什么似得。你跟他说会话,聊聊,立刻能感觉到,人家也是有道道的。

连续上两天课,李鸥感觉很充实。有种重新回到高三的感觉。每天拼命的记,拼命的练。要是老师不总是要自己上台做示范就更好。

李鸥给自己定个早课计划,还像模像样的写出来,贴在床头。

现在学校内,各年纪的学生还没有回来,整个学校没有什么人出早课。正好把那些台词什么的拿出来练,没有人笑话自己。这要是大家都开课后,人乌央乌央的,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刚刚经历过高三的集训不久,李鸥的记忆功能超好,各种各样的台词,念一次就能记住。绕口令更是不在话下。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

盖六十六间楼,

买六十六娄油,

养六十六头牛,

栽六十六颗垂杨柳。

......

整整一个小时,在六和柳之间度过。感觉整个人都不好。

不仅要练台词,还要练表情。一有空就拿着书上的图片,明星带戏的那种表情,对着小镜子学。男的还好些,女的怎么练,这个要是练久,不得成不败大神。可是,那也得练。练完,再根据情节来练。从内心到外貌,到举止的感悟。控制脸上细小的肌肉来完成这个,或那个表情。

静止的练完,还要去观察动态的人群。观察生活中的那些普通人,看人家的喜怒哀乐,人间百态。

要说人多,就得去商城、车站、医院。

在商城里,看女人大呼小叫和无声的喜悦。看男人买卖爱情,和看空扁钱包的无奈。

在车站,看离别。不是生死,不关生死,就是距离产生跟生死一样的离别。他或她来,高兴。男的怎么高兴,女的怎么高兴。他或她走,男的怎么高兴,哦,不对,是愁绪。再加上各个年龄段的表现。看出大家都是什么样性格的人。是外放,是内敛。多数人都是好几种性格的叠加。嗯,怎么转到心理学上。

在医院也是一样的。病人是什么表现,家属是什么表现,医生又是什么表现。旁边相关和不相关的人又是什么表现。可以看出家庭地位,社会地位,还有冷暖的人情。看过生死,经历过生死,有时候觉得还是一个人好。无牵无挂来,无牵无挂走。像一片凋零的落叶,来的悄然,走的飒爽。

李鸥把观察到的都记录下来,攒成好几个大本子,里面有很多自己的分析。

有时候偶尔犯傻气,还专门拿着去问当事人。当然,问,主要是在商城那种没有什么风险的地方问。他也害怕到医院里问,要是家属一着急,被打一顿,也只能白挨着打。如果回家跟老妈说说:恐怕老妈也得再打一顿。咱不缺心眼,不敢那缺心眼的事。

后来,李鸥像是做拼图游戏一样,把一些主要的特征都综合到一个人身上。默默的想,那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商场给女人买东西,逗女人开心。然后,送走女人去车站,让女人流泪。再往后,到医院为自己拿药,不让女人知道。天啊,绝世好男人。

如果是渣男呢,就是带女人去医院卖器官,送女人到车站,让她走,再到商场给另一个女人买东西。

扎实,详实,踏实的课外作业,让李鸥成为班上的大忙人。

老师愿意叫他上台来做练习。同学们也愿意看到一个直观的外挂人生。李鸥演的越好越像,老师就越喜欢。到最后,直接在课上现场出题考他。同学们也凑热闹似得,胡乱的出着各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次现场表演,同学们让他演迈克尔.杰克逊。本意是让他学着跳跳舞,尤其是经典动作,边抓小鸡仔边嗷嗷的叫唤。

听完题,李鸥直接说:小意思。他最擅长演迈克尔生活中的一幕场景,而且是最像,最传神。大家当然不信,要他当场表演。连老师也觉得“最像,最传神”是在吹牛,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谁想,李鸥上台,马上平躺在地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双眼紧闭,连呼吸都停止。我去,他是演死的。大家笑的前仰后合的。老师更是上前,踢他屁股一脚,大喝一声,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