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剑在匣中藏 > 136.家宴全文阅读

朱凝卖了个关子,把青水的好奇心和这些日子的疑惑全勾了起来,眼看谜底就要揭开,她却突然冷笑,忽然起身,回了房中。

青水坐在院中,呆愣了半晌,始终没有想明白。

七月初一,大赦天下的旨意抄写了整整十九道,快马寄向了一京十八府。旨意一出,普天同庆,青水在知道消息后立即想到了郑关清和郑轶夫父子,这才明白府尹大人当时为何那么爽快,竟然把儿子拿下大狱判了十年重罪,原来是早有谋算。

只是他越想,越觉得这法子不像是郑关清能想出来的,回想当初,尚未成为他义父的阎木昔走投无路之下,求到了桓王宋瑜的府上,很快,陷入僵局的案件就急转直下、真相大白。

青水当时就好奇,宋瑜到底使了什么法子,能叫郑关清突然刚正不阿起来,不惜大义灭亲还义父一个公道。如今才明白其中关窍,惊叹之余亦是感慨,俞大哥看似是一个甘于平淡的闲散王爷,可无欲无争的表象下,却有着一颗极其聪明的头脑,和一颗蠢蠢欲动、不安现状的心。

青水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只是反省了一下自己,识人的本事未免太过粗浅了。

七月初一,除了一道大赦天下的旨意叫举国欢庆,另有一道不起眼的口谕,落向了多日来备受瞩目的天和驿馆——圣上诏令,今日酉时在太和宫设家宴,所有亲王均携亲眷参加。

口谕一下,驿馆各院立即陷入一片忙乱,不多时,一列列彰显皇家风范的宽敞马车排列在驿馆门口,分封各地的亲王拖家带口,个个装扮隆重登上了车,随后井然有序地往皇宫的方向驶去。

申时许,车列便进了皇宫,距离家宴开席尚有一个时辰,所以各位王爷被请进了皇后宫中小坐,四五十号人,在中宫却也被照顾得体贴周全。

当今皇后姓陈,嫁给当年的三皇子裕王时只有十七岁,如今已整整三十年。

陈皇后的父亲只是一个四品御史,族中再无一个为官之人,出身简直算得上寒酸。然而这份寒酸的出身,却因陈御史性格刚直、家世清白,反而获得先皇的重视,亲下旨意,将其女指婚给了当时已分封华江府的裕王宋修宇。两年后,陈氏为裕王生下第二子。又过了三年,显德皇帝驾崩,皇朝陷入夺嫡乱象,最终裕王夺得了皇位。

新帝登基,册封嫡妻陈氏为皇后,亲赐景阳宫,母族男丁亦是加官进爵,当时举国上下无不感叹圣上敬重中宫、爱惜皇后,称其为仁德天子。三年后,嘉佑帝又册封中宫嫡子为太子,朝野内外更是一片赞誉之声。

看惯了升官发财抛弃发妻的戏码,百姓们自然好奇,这位陈皇后到底是何等贤惠美貌,才能叫皇帝坐拥天下,后宫美色如云,却仍然对她多年宠爱不减。

六年后,陈皇后在宫中已有九位皇子的情况下,生下了献朝的第一位公主。

嘉佑帝龙颜大悦,当即下旨大赦天下,并将流水一般的赏赐抬进了景阳宫,亲自为公主取名为“琢”,与皇子一般排序。

这件事的发生,更加加深了百姓们对陈皇后的好奇,与此同时,关于陈皇后如何才貌俱佳,如何贤惠大度,种种传说开始在坊间流传起来。百姓们听闻之后,无不赞许钦佩、敬仰崇拜,以至于一旦有人辱没皇后声名,立即便会遭到训斥乃至殴打,皇后之名,在献朝已成为精神象征一般的存在。

关于皇后到底如何美貌,百姓们再怎么好奇也只能猜想,并无机缘相见。倒是大公主渐渐长大、生性活泼,常常偷跑出宫,世人得以窥见她的惊人美貌,并与陈皇后进行了衔接与联想,皇后多年恩宠不衰也就有了佐证。

因为这般种种,陈皇后坐镇中宫二十多年,从未有哪个妃子敢恃宠而骄、无礼僭越。便是当年,六皇子生母薛氏,外有当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的哥哥坐镇,内有仅次于皇后之位的贵妃之名,却仍在陈皇后面前小心翼翼、毕恭毕敬,从无半点越矩。

也正因中宫尊大,饶是宫中皇子众多,嫔妃之间却也相处十分愉快,从未有什么争宠之说。一来,嫔妃们再怎么得宠,在圣上心中的地位也绝对越不过皇后,二来,便是育有皇子,也绝对与东宫太子之位无缘,成年后便是分封外府闲散一生的际遇。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都没有争宠的必要,如此一来,这偌大一个后宫,二十多年竟是出奇的安稳和谐。

当下,家宴在即,景阳宫中齐聚各宫嫔妃和各路王爷,气氛十分融洽。要说有那么一点奇怪,便是桓王宋瑜和侧妃朱凝,在乌泱泱一院子皇权亲贵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陈皇后是个心思玲珑之人,与众人说笑的间隙,觉察到了院子角落桓王夫妇的不自在,招手笑道:“老四,你过来!”

宋瑜连忙带着朱凝上前,叩头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陈皇后早已抬手虚扶,温和笑道:“不必拘礼!”又吩咐:“快,拿凳子给老四和老四媳妇坐。”

二人连称不敢,推拒一回,安心坐了。

陈皇后笑道:“一年不见,老四看着又壮实了些,可真是长大成人了。”

一旁,惠王生母淑妃陪笑道:“皇后娘娘,老四年纪不小,只因之前一直未娶亲,才叫娘娘记挂着。百姓们常说成家立业,如今媳妇也娶了,可不是长大成人了!”

陈皇后笑道:“这话说得很是。”

说着,视线落在朱凝身上,笑道:“老四媳妇,你坐近些,叫我好好看看!”

朱凝听她语态祥和、气质恬静,与自己想象的中宫威严截然不同,心中早已生出了五分亲近之心。当下连忙起身,上前又要行礼,却被皇后连声喊住,又叫人赶紧扶她坐了。

陈皇后打量她的时候,她也小心翼翼地瞧着这位中宫娘娘。

年近五十,陈皇后便是再怎么保养得宜,脸上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老态。然而她却并不刻意遮掩,脸上只薄薄地擦了一层粉,眼角的细纹就那么干干脆脆地摆在那里,反倒显现出一种端庄大气之感。

朱凝只瞧了一眼,便从她的容颜中看出了年轻时的惊艳与倾城,如今,美色已经渐渐流逝,而岁月赋予的从容端庄,更让人油然而生一股崇敬之情。

朱凝看得呆了,连陈皇后拉起了她的手都没有察觉,听她道:“老四这孩子命苦,娘走得早,自小就比别的皇子懂事,心思也深沉一些。按理说,他没有亲娘操持婚事,陛下和我自该更加上心,更要让他早些成亲才是。可是他的性情你想必也知道,最是懂事听话,不愿叫别人操心,更不愿让人失望。我们挑的人便不合他心意,他也绝不会说半个不字,这样一来,反倒委屈了他,所以这些年来陛下和我才不敢掺和此事。”

这话说得虽然场面,可朱凝听在耳中,却也觉察出几分真心。

陈皇后又道:“别的皇子最晚的,二十岁也都成了亲,可老四一直耽搁到二十四岁也没有动静,陛下和我别提有多着急了。今年春天,收到了老四的请婚奏疏,我心里这块大石头也落了地。往后你们好好过,明年再添个一男半女的,陛下和我也就彻底放心了。”

朱凝不敢多言,点头称是,目光瞥向一旁的宋瑜,却见他神色颇为感触,不知为何,眼睛里竟似有点点泪光。

临近酉时,太监请示,陈皇后便带领一大家子人起身前往太和宫中。众人分次序尊卑而坐,左边三排是贤妃、淑妃、德妃、大公主宋琢及其他妃嫔、公主和未成年的皇子,右边则是东宫太子、二皇子黎王、四皇子桓王、五皇子惠王、七皇子景王及其诸王亲眷,整整齐齐也坐了三排,把一个太和宫挤得满满当当。

与在景阳宫中不同,众人在位次上坐定,却谁没再说话,偌大一个宫殿连小儿哭声都没有,静得让人觉得发慌。

不多时,太监高奏:“皇上、皇后驾到!”

众人连忙起身,跪地行礼,在殿中喊起阵阵回声。

在这般肃穆隆重的礼仪下,献帝步履铿锵、面色平淡,坐在了南面正中的龙椅上,陈皇后在他左手边坐下。

“都平身,坐吧!”

献帝开口,语调平淡,却暗含十足威严。

众人谢恩落座,朱凝借这个机会瞟了一眼前方,看见了献朝的最高统治者,她名义上的皇家公公。献帝的相貌其实十分普通,可一双鹰隼一样的眼睛,让人一望便觉得心悸,莫名便觉得后背发凉。

帝王威严,果然不同寻常,朱凝心道。

献帝悠悠开口:“从老大去了永昌府起,这一大家子就难得团聚,平常除了过年,也就是朕的生辰还能坐得这么齐整。往年,大家都是在初四那天吃一桌团圆饭,今年情况不同!五十天命之年,是个整寿,外邦使臣纷纷来朝,初四那日办了国宴,就办不成家宴,这一家子也就难坐在一块,安安静静地吃顿饭。皇后明白朕的心意,提议把家宴提前,朕觉得很合适。适逢今天初一,孩子们都赶到京城,咱们就提前把这团圆饭吃了,待会儿你们都叩个头,说几句吉祥话,朕领了心意,这个寿诞也就过得圆满了。”

众人听话,连忙附和,心中早准备好了祝寿之语。然而谁也不敢冒头,都静静地注视着前方,等待皇后先开口。

陈皇后在众人的注目中起身,擎着酒杯笑道:“臣妾恭祝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献帝微微一笑,喊了一声“好”,与皇后碰了酒杯,相互干了。

自此,贤、淑、德三妃依次敬酒贺寿,将一场家宴有条不紊地推进了下去。朱凝因与桓王坐在右侧第一排,不敢随意乱动,然而她置身其中,看着这一场气势威严却毫无人情的家宴,心中实在紧张,也实在觉得乏味。

这宴席,说是家宴,可谁又真有半分在自己家里的舒适和自在呢?

贺寿的仪程仍在有序进行,待太子、大皇子先后敬了酒,便轮到了四皇子桓王。他肃然端坐,面色凝重,并没有半点置身于喜庆寿宴中的欢愉,以至于大皇子坐下后,足足叫殿中冷寂了好一会儿,他才十分凝重地起身,擎起酒杯,朝南面朗声道:“儿臣祝父皇圣寿绵长、平安康泰,千秋万代、国祚永继!”

话是好话,可语调却十分冰冷,与其他皇子公主的欢喜真情截然不同,连朱凝都听出了几分不妥。然而御座上,献帝的神色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瞟了他一眼,而后擎起酒杯,朝他示意了一下,仰头干了。

桓王也饮尽了,场面至此便冷了下来。

景王生性跳脱,见状连忙起身,笑嘻嘻地想要活跃一下氛围。然而不待说话,御座上的献帝却突然开口,喊了一句:“桓王侧妃!”

朱凝好不慌乱,连忙起身回话:“臣妾在!”

献帝道:“老四多年未提娶亲,如今迎你入府,想来对你十分看重。你且争气,早日生下个一男半女,朕许你正妃之位!”

朱凝怎么也想不到,皇帝会突然说出这样一番话,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宋瑜起身道:“谢父皇关心,儿臣定会好好努力,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不叫父皇担心!”

朱凝也忙道:“臣妾……臣妾谨记陛下教诲!”

献帝点了点头,脸色又凝重了起来,不再多说什么。

众人看得莫名其妙,实在搞不懂陛下对桓王的态度,突如其来的重视?似乎不对劲,一如既往的忽视,好像也不对劲。

众人想不明白,殿内的气氛更加奇怪了。

皇后察觉异样,连忙出来打圆场,笑道:“陛下,人家小两口感情融洽、新婚燕尔,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你这一说,叫他们有了压力,反而不好!”

献帝淡淡一笑,对皇后的“指责”照单全收,脸色好看了许多。